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散文的旧与新(评谈散文·散文的现代化)(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5 人民日报海外版 梁鸿鹰 参加讨论

    小说或诗歌的利器是以虚构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或构建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表达作者意图,小说或诗较之散文的巨大的优势是其间接性、陌生化以及超越性,小说或诗有很强的“寄寓性”,小说可以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的内心由于现实冲击而带来的复杂律动,以曲折的、间接的表达方式构建陌生化世界,小说家或诗人拥有天马行空的便利,手里握有足以达到“新”和“异”的密器。散文的基本伦理是真实,这种不得虚构、不得“欺瞒”的规定性,许多时候限制着散文在发挥其作为文学所应该拥有的陌生化、精神性或超越性的发挥,但这不应该成为散文拒绝求新求变的理由。
    散文要出新,还是要淬炼思想性,对生活有新的发现,对人性有新的洞察,对世象有新的思考,以此作为散文的使命。文学最大的力量是深刻的、独特的思想,陈言之务去,首当其冲的是去除陈旧的思想、陈旧的观念。如果对生活缺乏新的发现,必定丧失散文的思想力量,散文走市场,其思想格局必定会变“小”、变“浅”、变“淡”,在小格局中难以出新。而“大散文”所要求的有文化意识,有宇宙情怀,篇幅巨,话题大,情绪饱满,则要避免越写越沉,越写越矫情。散文创作者必须提升学养与思想境界,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达成自我与当下现实的某些深刻连接,散文“大”还是“小”也许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满足于写一己个人生活点滴,沉溺于“物”的赏玩,人们不再追求大我,私我写作泛滥,作品与时代、政治、社会的关联度缺失了,作家对社会与未来缺乏明确的价值评判与前瞻,必然难以从思维原有的窠臼中跳出来,更谈不上思想性上的突破。
    散文之新,当然讲求表达之新,写散文同样要有诗心,追求诗化的表达,以小说家的灵动征服题材,以观察世界的卓异眼光挖掘素材,讲求意境、胸怀与看取事物角度的独特性,对同样的事物,相似的经历,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探查,诠释出新意。散文表达的那些见解应该是不同于他人的发现,掉书袋也要掉得自然,轻易不要掉书袋,那种把见解埋藏在画面背后的表达,让人们在形象背后能悟出道理,才是更高级的表达。“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人活得不好,文字却可以像苏东坡那样有感染力,这得自苏东坡那种既境界高拔又能够贴近人心,心灵气度宏阔又细腻温婉,善于思考自己与时代相濡的关系,又能拉开一点距离,这样的精神样态对他处理笔下的文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家自身的精神生活、坚实追求、作家对自己的要求,会对题材的处理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散文求意趣,这个意趣也要新,意要新在意境上,趣要激活生活、心灵之况味,发现并表达生活中微小而可爱的隐秘,人的心灵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人与人关系之中的微妙韵致,历史发展中浮现过的纷繁烟尘,新意趣新境界就是诗意的外现。
    散文之新,更要体现在文字上。文字作为表达体系,是思想的直接显示,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更是作者深层文化取向、气质取向、审美取向的外化。要提倡从中国文字的传统中寻找语言灵感与精气神,去除翻译腔影响,散文语言之美之新,不单在于打破语汇和句法上的常规,更要在民族民间化,在语言思维方式上求新求异,像贾平凹说的那样,精美与拙美结合起来,将不同职业人群的语言、不同地域语言提炼萃取出来,融汇乡间的青草和泥土,城市的纷扰与现代,需要语言上的“去知识分子化”,去过分书面化,将语言组合为有意味的形式。出新意味着探索、试错,对语词玩味后的制约,找寻对象与词语最大的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