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对“胡适派学人群”的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文汇读书周报 李国涛 参加讨论
读完了章清先生所著《“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我以为是一部很认真、很有功力之作。作者的书名说明他不大好定义这一群人,现在用的这六个字的命名,虽拗口,也还周密──也只好这么称呼了。是以胡适为首的“派”,但不是政治派别,而是学人群形成的一派。全书里的论述和使用概念,都也这么细致,力求准确。其他先不说,只说书里的注释。我数了一下,528页的书,注释共有940条。当然,注释大部是注引文出处。可以说,凡有引文皆注明出处。或涉及前人论述,亦加注。在当前学术失范的情况下,如此尊重前人的著作和发现,严肃认真核实资料,这种学术态度是可贵的。而且有的注解也并不只是指明出处,长些的注解,有的就是一篇短文。如《引言》一章注(5),述当前学界关于胡适评价的分歧,可称简明清楚,但实例多,也就有两千字。注(6)解说“自由主义”一词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全注也约两千字;其内容也甚丰富。它做出的统计就相当费工夫,一般人是不做的。“《新青年》总计有17篇文章提到'自由主义',总共提到30次;《每周评论》只一篇短文提到'自由主义';《少年中国》有11篇文章21处提到;而《新潮》则没有任何的踪影。'五四'时期大约是以'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异语同义词……”这个注,其实也是一篇很好的短文。我更看重它的一些论断。它说,自由主义在五四以后的头二十年里并不彰显。只是到了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美国发表了关于中美关系的《白皮书》,美国特使马歇尔又大力宣扬,说什么“中国只有出现一个自由主义的集团,才能保证有个好政府,才能保证进步,走向安定”;而后毛泽东写下几篇评《白皮书》的文章,指出“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当然影响巨大。这样,中国的“自由主义”才叫响,胡适等人也才更多使用这个概念来说明问题。其实,关于自由主义,在外国多有著作探讨,也没有说得很清;在中国,自由主义者更没有出版有影响的专著来说明。或许这是一种先天的不足。
    当然,纵然如此,也并不影响以胡适为首的自由主义派学人群的形成。章清充分肯定这个学派的贡献。以我看来,其贡献和特色主要在这样几点。他们以学人身份而靠近政治或从政,最后又归于学人身份,而不变作政客。这一点很可贵,很有特色,是保证他们学术有成的基本点。另外,他们自幼国学坚实,而后留学西化,西化程度很深,但终是归于华夏,心向炎黄。这也是他们值得尊敬的地方。这本书就描述这么一群学人。叙他们的“谱系”,在各个刊物里的合作,并有图表,极细。讲他们的政治理念和处乱世而心向“秩序”的无奈。肯定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及其历史价值。也研究他们与各种主义的关系,包括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这还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读过此书,我最感新颖的是第四章,其题曰《“权势网络”的拓展:公开言论之外的幕后活动》。这一部分内容在以往的──以我所读到的而言──许多论著中较少涉及。或者是忽略了,也或者是没有用这么大的工夫去查考,没有如这本书的详考细析。并不是说本书考出了这一群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丑闻,或耸人听闻的大政治交易。不是。此书只是说明这一群学人从来,或大多情况下,与当时的当权者是友好的,或对当权者怀有希望,愿助一臂之力,愿作诤友诤臣,愿任“御史”一职。我以为很有启发性的一个论断是:“启发民众,还是启发当道者?”因为后来,在1936年,这一群学人里有四位进入国民政府内阁时,胡适交待他们:“要努力做educate the chief(教育领袖)的事业”。这一章历述从二十年代初在北京对军阀吴佩孚的亲密态度(要说明,李大钊当时对吴佩孚也是极力争取的)。有几句话说得清楚:“联系胡适等人在《努力周报》上对吴佩孚的期许,上述幕后活动也绝非偶然。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他们对于社会秩序与权威的看重,因此把吴佩孚作为能实现他们图谋的强人,于是也频繁与吴的高参接触……”后来这一群学人南下上海,又与国民党政府要员宋子文、汪精卫、孙科等人有十分亲密的接触,交谈、宴请,十分频繁。我想说,在读时,我曾想,为什么不在这些地方提一提鲁迅在同样的时代坏境下的言论和态度,作一点对比呢?鲁迅对北洋军阀和1927年后的国民党是没有寄托什么希望的,与其中高官显贵更没有私人交往。没有密谈,更谈不到宴请。他是全然民间的。因此,鲁迅与这一群学人的心情是大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写文章的辛辣,全不一样。不过这里暂不说它。再说书里写的胡适,原来对蒋介石并无好感,从1931年10月至11月间,态度有所转变。书里引用1931年10月14日电文消息:“丁文江、胡适来京谒蒋。此系奉蒋召,对大局有所垂询。”我想到鲁迅同年12月发表的《知难行难》,也是引了这一电文,然后对“垂询”等事加以嘲弄。一个在体制以外,一个在体制之中,感情怎么能一样呢?本书作者好像不愿涉及这一点,很是可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