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霍俊明:让诗歌提高精神能见度——吴重生诗歌的“窗口”与空间隐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霍俊明 参加讨论


    吴重生的诗歌基调比较轻缓,这让我想到西方有一种诗歌样式“轻体诗”。我们可能对“轻”的理解并不一样,具体到吴重生的诗歌更多来自日常的体悟和观感。在我看来,诗歌的“轻”不应该是一根羽毛落在雪地上的轻,而应该是一段树枝掉在头发上的“轻”。这种“轻”具有对生命的发现感和对生活的深层体悟。
    吴重生“一日一诗”的写作方式对于一些诗人来说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够有诗性发生并进而转换为诗歌。但是一定程度上吴重生关于“一日一诗”的提法和写作实践在这个时代还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关于“一日一诗”的提法,我想到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背娄的一句话,他说过去的人死在亲人怀里,现在的人死在高速上。从这句话来体察当下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我觉得有他的重要性和启发性,因为在当下中国这个漶散莫名而高速前行的时代诗意和诗性却并没有与此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度的城市化时代,诗和生活是需要缓慢下来的。
    我读吴重生诗歌的时候发现他的很多诗歌场景和空间非常重要。他的诗歌空间大体有如下几个。一是城市的窗口,不管是在向内的回顾,对时光的回溯,还是向外对城市的理解,吴重生的诗歌更多是在行进的路上来完成的的。这大体代表了当下人的生活方式和写作状态。这写行进路上的窗口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人个体的感受,它们还具有向外延展的可能性。反过来,这种可能性在当下中国诗歌写作当中变得有些艰难。吴重生的诗歌还有一个更大空间就是南方和北方的隐喻和精神文化上的空间对撞。从诗歌的地方性和空间伦理来看,单纯用所谓的“乡愁意识”已经不足以表达我们对这个时代和诗人的理解。这个时代我们发现很多诗歌都试图表达个人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包括近年来流行的打工诗歌和底层写作,包括今年五一劳动节中央电视台连续几天对工人诗人的电视专访,甚至感动了很多人,也感动了我。而反过来必须有一个追问,感动我们的是诗歌自身还是这些底层的艰辛生活和苦难经验?而更多是生活本身感动了我们,比如这些人的社会身份、底层体验以及他们的亲情关系、泪水和苦痛。诗歌和生活之间,社会学和美学的认定之间我们要找到一个重要点。包括吴思敬老师在《致信太阳的诗人》一文中给吴重生诗歌提的一些建议非常值得考虑。
    我们谈论一个诗人,如果从一本诗集和一首诗来评价,说它很优秀,这已经很简单了,因为当下的诗歌写作水准已经普遍提高了。写一首好诗不难,难得是写出对应于时代和个人的有难度的诗歌。也就是我们判定诗歌是从历史和美学的双重标准出发的,我们更多的是放在整个当下中国的诗歌领域,甚至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认定。这样提出对吴重生兄诗歌的一些建议也是非常一个期待,吴重生的写作目标是写出有难度的诗歌。还有一点,隔着车窗对时代的理解和自我的叩问也是有难度的。有一个所谓的“廊道理论”,当隔着快速运行的车窗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其能见度是有限的,因为一切路线以及沿途的“景观”都已经被规划好了。敞开的同时却是限度的降临。吴重生诗歌里那些比较优秀的诗歌已经达到了这一点,他是对生活和自我的过滤提升,甚至疏离之后的重新的理解。反过来有一些诗歌也确实处于滑行的阶段,一闪而过,写得太快了。
    最后我希望不管是吴重生的诗歌还是当下中国诗歌的诗坛,诗歌可以与日常发生摩擦、介入的关系,也可以发生精神上疏离和高蹈的关系,但是我觉得有难度的诗歌最终只有一点,一定要能够提高我们自我和每个人精神的能见度,尤其在雾霾时代。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