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每天必须进行的“吃”,从满足于吃饱到开始讲究色香味;但是人们历来似乎只有到了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才会关注“吃”的科学性,才会想到应该吃点什么或忌吃点什么。“吃”是为了能给生活带来极大快乐的、这台人体“机器”每天得以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本行为,但是对于它的实际意义却并没有真正地、确切地、全面地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形成正确的认识,由此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关于“吃” 的种种误区。期望家森先生这本《长寿饮食世界探寻记》,能够唤起大家对 “吃”的重新认识和正确意识。 家森先生在还是一名京都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时,就为了探索疾病发生的根本原理,而放弃能有丰厚收入的临床医疗专业,转而选择了必须埋头于实验室苦干的病理学专业,并就此一生致力于研究高血压、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威胁着亿万人健康生命的“死亡杀手”。当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培养出带有脑中风遗传因子的实验大白鼠,探明了疾病的发生与预防原理以后,他并没有满足和停止在论文发表的阶段,而是怀着满腔的热情,要把他的研究结果告知天下,以拯救为这些疾病而苦恼着的人们。 于是,家森先生又开始了二十几年的全世界范围的调查研究和健康推广活动。从他向WHO提出调研方案开始,经过调研手段的预实验,上亿经费的自行筹集,开展世界范围的组织协作等一系列艰难的准备工作,才有了这部甚至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集25个国家60个地区,几十万医学科学工作者,自愿协作者和支援捐款人心血的健康探寻记。 在翻译这部书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被家森先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所深深地感动。没有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由此产生的超常毅力是难以做到这些的。在此我也向科学研究者推荐此书,大家在了解保健养生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家森先生是如何从实验室研究出发,并走向世界进行调查研究,进而作出重大贡献的思考方法和进程步骤。当我和家森先生谈起这一体会时,他说,期望更多的中国科学工作者能为世界健康和平作出贡献。 当家森先生听说我女儿在京都大学学习时,第一次见面就邀请她一同前去,临别时告诫她要好好学习。然后在每次和我见面时,都要问起女儿的学习进展情况,这样的关怀激励了我女儿的学习热情。作为前辈的科学研究者,家森先生时刻流露出对年轻一代的关爱,使我们感受到他对青年人才成长发自内心的强烈关怀。这也是他自觉的社会责任感的又一体现。“菜根谭” 的那顿午餐,将一直会是我和女儿心中一个美好的记忆。 陈希玉 2006年吉日于京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