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文禄堂访书记》前言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柳向春 参加讨论
    《文禄堂访书记》,民国间王文进编撰。
    王文进(一八九四—一九六○),字晉卿,别号梦庄居士,河北任丘人。幼入乡塾,以家贫之故,略识字即辍学。适长兄设德友堂书肆于京师文昌会馆,招晉卿赴京。由学徒而至协理,历十四五载。至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晉卿别设文禄堂书店于东南园。二十二年(一九三三),书店迁至琉璃厂。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再迁至厂甸路南甲二六号文佑堂书肆故址。
    晉卿笃学好古,勤于钻研,于流略之学,颇能道其始末,为当时旧书从业人员中之佼佼者。伦哲如先生《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尝詠之云:“后来屈指胜蓝者,孙耀卿同王晉卿”,自注曰:“故都书肆虽多,识版本者无几人,非博览强记,未足语此。余所识通学斋孙耀卿、文禄堂王晉卿二人,庶几近之。孙著有《贩书偶记》、《丛书目录拾遗》,王著有《文禄堂访书记》,皆共具通人之识,又非谭笃生、何厚甫辈所能及矣。”于晉卿学识,颇加称誉。谢兴尧先生亦曾云:“近十年来,旧书业中颇出了几位人材,有负盛名者,有无人知者,或以气魄大而能放手做去,或以‘吃得精’而能另闢一途……后者如通学斋、群玉斋二孙、文禄堂之王某,专收冷僻版本,不走大路,以其能合时代,获利最丰。”可概见晉卿识见之精。
    贩书之馀,晉卿亦尝从事出版之业。徐乃昌《文禄堂访书记序》云:“(晉卿)首为缪艺风刊行《自订年谱》,次刊《南峰乐府》。甲戌影印宋本《周礼》、祝充《音注韩文公文集》。丁丑《书影》成册,士林嘉美,流传甚广。其代修版印行者,则有福山王氏《天壤阁丛书》,归安沈氏《枕碧楼丛书》、《沈寄簃遗书》,海丰吳氏《金石彙目分编》等书。”晉卿自身著作,除此《文禄堂访书记》外,又辑有《毛氏写本书目》一卷(刊于《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文集》中),并选辑历年积存宋元本残叶为《文禄堂书影》行世(即徐序所云《书影》)。一九六○年七月,晉卿以食道癌辞世,箧中尚存《明代刊书总目》(二十六卷)、《宋元以来刊刻年表》(四册)两种遗著。
    晉卿平生收售宋元明本及名家钞校本甚夥,《文禄堂访书记》即其经眼图书之纪录。据此书李劭暐跋云:“晉卿既博于闻见,有所得辄记之,三十年来未尝辍笆,积稿盈尺。今取其中之精确者若干种,勒为五卷,爰以聚珍印行,以代抄胥。”晉卿自跋此书云:“所见四部凡北宋本一、南宋本二百五十八、金本十三、元本九十九、明本八十三、明铜活字本十六、校汲古阁本十五、清刻本十五、宋钞本二、元钞本二、明钞本六十九、毛钞本十三、明人手钞本二十八、清黄荛圃校本三十五、各家校钞本一百九,都七百五十馀种,附唐人写经三卷……”经眼善本秘籍,可谓洋洋大观。此书著录诸本,著者、版本、行款之外,多迻录原书所存题识,或可补已刊行之某人题跋专集之遗漏;或虽已为现行题跋集收录,然可对其内容、字句有所补充;而又有若干题识,则对于某些问题之研究,别具价值。兹分别略举数例以说明之:
    一、杨守敬题跋,多已收入所著《日本访书记》之中,坊间流行之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万有文库》本,于杨氏自刊本而外,更增补二十馀篇,为现行杨氏题跋最完备之本。王氏《访书记》中,更录有杨氏题跋五则,溢出辽宁本之外,可为补充。
    二、 袁克文为民国初期盛极一时之藏书家,其手书题跋,周叔弢先生曾刊行《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然此二十九种,远非寒云收藏及题跋之全貌。今王氏《访书记》中,录存袁氏题跋十一则,对于研究其藏书状况,极有帮助。
    三、卷二“国语二十一卷”条所录章钰题识,已见于章氏《四当斋集》卷二,然两跋相较,王氏《访书记》中少“《宋史·舆服志三》:‘仁宗天圣二年,南郊礼仪使李维言通天冠上一字,准敕廻避,诏改承天冠。“亦其證也’一句,并多跋文一篇及章氏据士礼居黄氏景宋本所作校语。
    四、卷三“老子二卷”条,收有罗振常跋文两则,一云:“苏子由注《老子》二卷,钱磬室手录本,有叔宝、文嘉、文彦可、谢林村氏珍藏书画、淞州私印诸记。案,磬室生平遇奇书必手钞,尝客文待诏门下,故此册为文氏所藏。曩见吾乡范氏天一阁藏书,亦有写本子由注《老子》,盖焦弱侯未刻以前此书传本固甚少也。此本与焦刻未知有无异同,惜箧中无《两苏经解》,不得取而校讐。其所据本必甚古,更惜毕氏所作《老子考异》时未见此本也。丁巳闰二月十九日,上虞罗振常观于蟫隐庐并誌。”此跋见于罗氏《善本书所见录》,然中多异文,未知系罗氏定稿时所改,抑周子美先生刊行时删削。
    五、卷一“周礼十二卷”条,录有上海著名园林豫园主人明潘允端刊书跋文。潘氏宦游四方,晚归家居,筑“豫园”以怡情。读此跋文,知潘氏父子又曾刊书行世,此为研究潘氏及明代刊书添一绝佳材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