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扇的好处,窃以为有三:好藏、好看、好玩。先说好藏:扇子体积小,折扇收拢后仅尺把之长,故有“怀袖雅物”之美称。不像收藏明清红木家具,或是四屏条八屏条字画,家里无处安身。我集藏的百来把扇子,一个拉杆箱足矣,藏而不露,委婉涵蓄,非常符合我的性情;再说好看:扇面艺术源远流长,方寸之间蕴含着大千世界。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形式特殊,要求画家必得精心构思,巧妙布局,使扇面疏密聚散有序,“长河无点墨,似见笔纵横”,视觉上有延伸感和想象力;最后说好玩:扇子赏玩最方便,不管是一人独处,还是邀三两知己,烹一壶新茶,展一柄折扇,可关注笔墨,可赏析意境,可检弄扇骨,可把玩扇囊,情景交融,心灵相通,不再讲究谁人职位大小,亦忘却窗外的阴晴雨雪。“好吃不如饺子,好玩不如扇子”啊! 扇子本是生风物,一不留神,与书画结缘,成了文化的载体。艺术大师吴冠中说得精辟:“扇子送凉,不意成艺”。好扇无好画,恰如好马无好鞍,成艺之扇的审美价值,远超其实用价值。收藏界有“一把好扇四尺画”之说,扇面虽小,天地无限。不过,我藏扇作,不看重作者是否有名头,更在乎扇子是否有说头,这个“说头”,就是每把扇子都要有故事可说。因而,这一年多来,我忙里偷闲,以扇会友,集藏了百余幅扇面,其间既有名声赫赫的书画大家,也有初出茅庐的丹青后生,并以尽可能风趣的笔调,记成扇缘扇事,以飨同好。日后,我的藏扇价值若能扶摇直上,自然春风满面,即便无甚回报,这“故事”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呐。鄙人的“扇有善报”,善在过程,善在心情,扇哉、善哉! 藏扇藏出些小名堂,朋友提议我也来一回“玩票”,自画一幅扇面。画什么,有讲究,我思忖了半天,决定不画梅兰竹菊,打算“向大师致敬”,仿作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工笔白描,挑战高难度,练练基本功。模仿贺老师,我的初衷有二:一是沪上画家当中,我与贺老师的交情最深;二是我购藏的第一把扇子,就是贺老师的《小二黑结婚》,“扇”始“扇”终,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逻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DIY绘制扇面《申江风情录》,我化了整整的一天时间。好在我从小就是贺友直先生的“粉丝”,心追手摹,总体有几分形似。扇中20多个人物,系我临摹自贺老师的老上海画集,囿于扇面的特殊形式,重新作了组合与演绎。如果再有时间,心情又好,我准备依葫芦画瓢,再绘几把扇子,作为赠友之礼。别的不说,单是一整天伏案挥毫的功夫之深,恐怕也称得上是“友谊比天高、情义比海深”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