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出版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古籍新书报 余鸣鸿 参加讨论
    熬茶是指在藏传佛教寺庙发放布施。清代熬茶,通常由熬茶者向众喇嘛发放银两等,众喇嘛则为之诵经祈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是汇抄乾隆五年(1740)五月至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及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经奏请乾隆帝,获准派使赴藏熬茶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往来文书的专档,其内容反映了准噶尔部向清朝中央政权表示和好,派人到西藏熬茶,以及清朝中央政府对待准噶尔蒙古派使赴藏熬茶一事所持态度,派官兵接应护送,以及安排熬茶的全部过程等。
    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是有关准噶尔问题的专档之一。自乾隆五年到乾隆十三年间,准噶尔部曾三次派使赴藏熬茶。第一次是在乾隆五年到乾隆六年(1741),第二次是在乾隆八年(1743)到乾隆九年(1744),第三次是在乾隆十二年(1747)到乾隆十三年。准噶尔熬茶使的三次熬茶经历,第一次是半道至西宁返回,只有后两次深入西藏腹地,完成了所担负的熬茶使命。
    从《熬茶档》所用文字上看,由于准噶尔蒙古派使赴藏熬茶一事涉及边疆和少数民族,其派往办理防务、接应及护送等事务的官员也系满蒙官员,因而所形成的档案全部用满文写成。从文书种类上看,《熬茶档》包括皇帝颁发的谕旨,办事大臣呈递的奏折及其相互间所行咨文,办事大臣译递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等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及西藏各大寺庙住持的信函,及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各大寺庙住持等回复噶尔丹策零等人的信函,准噶尔熬茶使在藏各大寺庙熬茶布施所用银两及噶尔丹策零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互赠礼品清单等。《熬茶档》包含的文书种类有些是十分罕见和独特的,如准噶尔首领与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间的往来书信,尤其是准噶尔首领与西藏各大寺庙住持间的往来书信,在清代档案中是很少见的,因此这部分档案弥足珍贵。
    军机处满文《熬茶档》之内容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丰富多样,不仅反映清政府对熬茶的操纵过程和掌控程度,而且也反映蒙藏民族彼此间的认识和关系;二是系统全面,《熬茶档》是一种专档,汇抄了准噶尔派人到京请求派使赴藏熬茶,得到清廷允准,清廷专派官员远迎,一路护送贸易、熬茶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公文文书,因而能够反映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是任何一种单一文种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三是未曾公布过,《熬茶档》是久藏宫闱、向未公之于世的一项档案,其内容偶见于宫中《满文朱批奏折》,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满文上谕档》等,但由于这些档案也未曾公布,且因为文字为满文这一特殊性,史学界几乎无人利用过这部分档案。从近些年出版的有关西部蒙古研究著作《卫拉特蒙古简史》、《卫拉特蒙古史纲》、《和硕特蒙古史》、《土尔扈特部落史》等看,还鲜见有学者利用此项档案进行研究。汉文史料诸如清代官修史书《高宗实录》、《平定准噶尔方略》等,对准噶尔赴藏熬茶事宜虽有涉及,但篇幅相对《熬茶档》要简短得多,内容自然无法与《熬茶档》相提并论,所反映的系统性、细密程度是无法比拟的。
    《熬茶档》作为记录清代准噶尔蒙古派使赴藏熬茶事件的原始档案,所承载的信息十分丰富,我们几乎可以拿档案内容还原清廷视角中的历史原貌。因此仔细分析这一珍贵历史档案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对研究乾隆初期准噶尔史乃至西北、西南民族、边疆、经济、文化、宗教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译,满文档案影印,同时全部翻译为现代汉语,译文二十余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