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铁板铜琶大江东——侯少奎传》后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胡明明 参加讨论
    我是昆曲武生名家侯少奎先生的拥趸,崇拜他在舞台上塑造的各类英雄形象:《林冲夜奔》中的“豹子头”林冲;《千里送京娘》里有着“壮志雄心复汉唐”胸怀的赵匡胤;更有《单刀会》中器宇轩昂、单刀赴会的“美髯公”关云长。
    戏曲古来有彰显英雄气的情结,北方昆曲更承袭了“燕赵”尚武传统。侯少奎先生秉承其父亲侯永奎先生衣钵,有着天然扮演“英雄”的魁梧身材和高亮嗓音,天赋、家传、扮相、嗓音皆好,祖师爷赏饭,天助侯少奎,使之在北昆大武生这个行当演“英雄豪杰”独步当代,蜚声昆坛。
    2011年12月2日,北京岁末寒冬,细雪飘洒,梅兰芳大剧院人声鼎沸,满坑满谷,72岁的侯少奎先生粉墨披挂,登台献演“双出”,开场一出京剧《四平山》,蹲底一出昆曲《单刀会》,昆乱不挡,雄风依旧。更令人难忘演出结束时侯少奎和裴艳玲两位当今侯派武生艺术顶级传承人相拥相抱,并与昆曲名家蔡正仁、计镇华以及众多参演的青年演员们一起向观众谢幕的场景,全场掌声雷动,卒章显志,完美诠释了“百年风华——纪念昆曲大师侯永奎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之“传承不朽”的主题。
    在演出结束的专题研讨会上,曾问艺侯永奎先生的裴艳玲先生动情言道:“主席当年让我向侯永奎先生问艺,从皮黄《夜奔》改学昆腔《夜奔》,回头看,我幸运这道走对了,就是这一出昆《夜奔》让我一举成名成家。所以,纪念侯永奎先生的演出我铆上了,不给钱也要来,平时唱一支曲子,这次我唱了四支曲子……”裴艳玲先生此言不虚,作为侯氏《夜奔》64岁的女性传承人,那晚演出她恰如一头出山“豹子”般,素颜素妆,一张表情极丰富的脸,一双传神之眼睛,一身仙风道骨般的身段,把悲情“豹子头”林冲演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令四座惊叹、惊诧,大呼“侯派武生真传人”也。
    有人感叹,说昆曲几百出老戏传到现在就剩几十出了,痛心疾首。可是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再到一出《林冲夜奔》成就了侯少奎、裴艳玲的事例实则又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简朴古训。耿介之士,良心之言,谁都不要说自己身上有几十出上百出,真能传承留下去并打上自己艺术风格印记者,每个演员能有两三出拿手的戏,能塑造出两三个传神人物足矣。“少”是大儒,“精”是大美,李白一首仅20个字的五绝《静夜思》,远胜鸿篇巨制,旷古无双,妇孺皆知,千古流传。
    回首少奎先生从艺55年历史,他演得最多的是“侯三出”,让大家记住的也是“侯三出”,青年演员传承最多的还是“侯三出”。永奎先生给少奎先生留下的具有代表性的这份“侯氏”遗产,足以让少奎先生继他父亲之后成为北昆大武生行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为什么“侯三出”能够成为北昆的经典保留剧目?从传承的角度看,概括地讲“侯三出”具备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统一。首先“侯三出”姓“北方”,是北方昆曲之“燕赵”历史所决定的,这是“侯三出”的特殊性。其次是“武生戏”,这是普遍性。再次是其艺术性:“一场干”的《林冲夜奔》,非常吃工;讲究功架的勾脸戏《单刀会》,气场威严;而《千里送京娘》则打破了传统武生戏极少有和旦角演“对儿戏”、“抒情戏”的传统。“侯三出”中包含了武生戏及武生勾脸戏中的表演、唱腔、身段,脸谱、扮相、锣鼓等,具有相对完整的基础性、系统性与传承意义和审美意义。当然,还有就是传承剧目一定要传承名家的名剧,名家所演的戏不一定都是“看家戏”,而“看家戏”一定是名家的代表剧目。所谓代表剧目,就是集中浸透了表演者个人艺术风格,经过千锤百炼,不以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相对成熟性、稳定性,并适合后人传习的剧目。名家身上的“看家戏”一般来说也就是几出而已,是从众多剧目中提炼出来的。能够被后人传下去的一定是代表作,一人不可能几十出上百出都是代表作,如都是,就一定都不是,这在侯永奎与侯少奎父子身上就非常说明问题,这是戏曲传承的规律。所以,“侯三出”的现实传承意义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告诉后人如何选择传承剧目,如何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剧目来传承才能更有实际效果和审美意义。
    通俗地讲,传承要“进对门”、“选对戏”。“侯三出”当年侯永奎也教过许多人,基本上换一人演就有一个人的演法,有很多版本。而艺术的规律和经验告诉我们,后人传习一定是要选最好的,选普遍认可的名师和名剧来传承,站在名师的肩膀上,当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不然。假如裴艳玲当年不问艺永奎先生,也许就不会有她今天的成就,道理很简单,名师出高徒,名剧见真功。 男儿宝剑,偃月单刀,风云蟠龙,“侯三出”的传承过程可谓“力槌顽石方逢玉,尽拨寒沙始见金”。
    然时光流转,在侯派大武生艺术盛名之下,还是不免怀深深忧虑。环顾当今昆坛,北昆一堂前辈人马早已花开花落,寥无声息,令人唏嘘;而回首看,具有北方昆曲特色且真传至今的遗存剧目和人,戏只余“侯三出”,人只剩少奎先生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