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漫长的告别——读钱佳楠的《不吃鸡蛋的人》(3)

http://www.newdu.com 2018-06-28 文艺报 王辉城 参加讨论

    三
    《不吃鸡蛋的人》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告别之书。成长,自然不难理解,即是钱佳楠书写了周允身体的、内心的成长历程。告别则是《不吃鸡蛋的人》中的重要的场景。
    成长与告别相伴相随,周允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有着告别的况味。如与卢卢的性爱,不妨理解成告别少女时代,正式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周允告别自己的处子之身,几乎让自己屈服于世俗的意见。
    周允与魏叔昂的爱情,更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高中毕业后,两人分别考上不同的学校,这是一次时间与空间上的别离;周允确认魏叔昂“不爱她”,这是心理上的告别;怒弃魏叔昂联系方式,这是周允对爱情的告别。在小说的结尾,周允终于下定决心,告别自己的母亲以及她所规划的生活,走向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更沉重的告别其实是在文本之外。在我看来,《不吃鸡蛋的人》是钱佳楠对以往写作的一个总结。一些独属于短篇小说集《人只会老,不会死》的细节与情绪,改了头换了面,出现在《不吃鸡蛋的人》中,如“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一室户,能装下这么多人”,不禁令人想起她的短篇小说《死的诞生》。只不过,《死的诞生》把所有的沉重都幻化成轻盈的、神奇的想象。
    当一个作家开始从过去索取材料、频繁地调动自身的成长经验时,也许意味着写作遭遇到困境。我看到很多作家,但凡写作遇到问题,便拒绝成长,躲避回自己的安全领域,信奉着自己的写作是“是惟一正确的”,甚至对此洋洋自得。30岁写着20岁的情绪,50岁时仍是“归来仍是少年”,不断重复自己,没有突破,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啊!
    重复是作家的大敌。布罗茨基在获诺贝尔文学奖演讲稿《表情独特的脸庞》中谈到,“获得这种独特的表情,这或许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表情独特的脸庞,不妨理解为独特的自我,全世界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写作的终极意义,也许就是为了建立独特的自我。
    重复会将你“表情独特的脸庞”渐渐消融,最终沦为某个简易的标签。自《人只会老,不会死》起,“善于写窘迫生活”似乎成为钱佳楠的一个标签。钱佳楠肯定看到了“善于写窘迫生活”的创作所能抵达的极限。换言之,目前的写作可能已经难以承载钱佳楠的文学野心。
    由此可知,《不吃鸡蛋的人》中的母亲,就不只是具体的存在,还是抽象的“上海经验”。在莽莽苍苍的大雨中,她就要跟她所熟悉的经验告别,勇敢地走向陌生的、未知的领地。
    这是一场漫长的告别。这是钱佳楠对自己青春的告别,对上海经验的告别,对以往写作的告别。写作本身最终会回馈钱佳楠的勇敢。
    (作者单位:上海牧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