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文艺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广大文艺理论研究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文艺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多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一些研究者唯西方文论是尚,对西方文论成果全盘吸收,以其裁剪中国人的审美,结果使我们的文艺理论脱离文艺实践,导致了文论的“失语症”。我们既要看到中西学术交流中西方文论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中国文论自身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学科主体性不够明确等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文艺理论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体系。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理性认识西方文论。回望20世纪西方文论史,我们可以看到,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到读者反应批评、接受美学,再到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新的文论思潮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并从1980年代开始在中国学术界广泛传播。西方文论思潮是随着西方文化变迁和学术发展情况而产生的,其中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一是研究焦点从作者转向文本然后又转向读者,二是研究重心由外在研究转向内在研究再到更广泛的文化研究。我们要清楚认识到,西方文论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和所针对的问题,其每一次转向都有创新点,也有需要矫正的偏颇之处。以新批评为例,它倡导的细读策略对深入分析文本内部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把文本与社会完全割裂开来,更忽视了作者和读者在创作、审美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吸收借鉴某种西方文论思潮时,必须对其来龙去脉和相关理论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根本上说,盲目追随与盲目排斥都是对研究对象的一知半解,都无助于对理论观点的全面认识和准确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外来理论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更要对其盲点和弊端做到心中有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唯其如此,才不至于陷入不加辨析、完全套用的理论误区,才能避免对西方文论亦步亦趋。 第二,警惕西方文论进入中国后的种种误用、滥用现象。西方文论带有西方哲学、美学的深深烙印,既是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又是对西方文艺发展状况的理论介入与回应。当把它们翻译引进到中国后,其所产生的水土不服、理论与现实不适应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些研究者在分析中国文艺问题时直接套用西方文论,对理论的适用性丝毫不加分析,结果在研究中导致西方文论概念术语满天飞,但与中国文艺问题却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典型的理论误用、滥用现象。这些研究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走上了理论误置的歧途。我们并不反对引用借鉴西方文论,但理论的生搬硬套以及堆砌西方文论术语的现象必须得到遏制,否则只能使我们的研究“言必称希腊”,无法有效解释中国文艺实践和现实问题,甚至使中国文艺研究沦为西方文论的注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