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彭小莲《记忆的颜色》:用颜色挽留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18-06-15 文学报 李黎 参加讨论

    《记忆的颜色》一书共四篇文章:写胶片时代及赵丹、黄宗英等老影人的 《胶片的颜色》,写贾植芳先生的《书斋外的学者》,写一个革命家庭几十年变迁和人物命运的 《记忆的颜色》,以及描述按摩店里一对夫妇生活和打拼的《幸福路上的角落》。其中《书斋外的学者》获第二届“《钟山》文学奖”,《记忆的颜色》2017年获 “《上海文学》奖”。
    最初这本书作为一个“选题”的时候,让人犯难,因为每篇文章都可以写成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而长篇非虚构是当下容易引起关注的。几篇放在一起,给人感觉一是不够过瘾,二是因为彼此之间内容的差异而有些杂乱。
    后来这本书还是顺利出版,主要是因为作者写得非常之好。这本书的文字真实、真切,作者写亲身经历与耳闻目染的事,并且有一种浓浓的“旧日风情”。没有花哨的话,又充满了稀缺的直抒胸臆的动人之处。
    作者彭小莲是一位导演,最近几年在导演之余写下了大量关于电影和长辈先人的文字,作家身份几乎要盖过了导演身份。与诸多学者型写作不同,彭小莲因为经历较为丰富而不缺乏写作资源,同时也克制地把写作限制在亲人朋友之间。亲朋尚且写不完,彭小莲不需要去虚构什么阐发什么。这本书可以视为彭小莲关于亲朋长辈的回忆文字。回忆中都有她自身的影子,她一直在场,但不去做更多的发挥,更不把写作对象置放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文化领域、现当代中国的文化场域等词汇、概念之下去考量。都是亲朋故交,这些人正在凋敝零落,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少,需要写下他们。于是,我们看到了《胶片的记忆》中诸多已经遥远的名字:《武训传》、赵丹、孙瑜、黄宗英、阳翰笙……以及关于胶片以一种近乎沉默的方式消失在电影行业中的过程。
    当亲朋故交,尤其是有传奇色彩和文化贡献的老者一一离去,彭小莲显然感受到了一个时代正在越走越远,一些模糊而破碎的颜色可能是最后的记忆。需要带着强制性的重建把这些颜色明确下来,这样才可以让一些往事和人在这个缤纷无比的世界上多留存一会。
    在《记忆的颜色》一文中,作者用了青灰色、蓝色、红色、紫色、深墨绿、五颜六色和白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二十世纪初的青灰色老宅子中走来的大家闺秀在青年时代充满了蓝色海阔天空的理想,在数十年的红色大潮中深墨绿色反而是难得的生活本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五颜六色得以呈现、张扬和各行其是,这是解放也是困扰,而白色是老人留给后人最后的记忆。
    人的记忆确实包含各个维度各种事物,远近亲疏有时候会难以区分,共生共存才是常态,两三万字的篇幅很适合将一份特定的记忆加以呈现,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以长篇的形式书写往事。冠以“记忆的颜色”,可以概括一个特定时期作者的记忆状态,以及她对保留记忆的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