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二个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时此际,“海上丝绸之路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物象叙事——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展出的珍贵五彩土布,吸引了上海及长三角观众与专业人士的眼光。华东师大师生穿着上海土布服装,优雅得体,也深得观众赞叹。专业人士还拟将这些图案在系列文创产品中创新复活。环保自然而美观的上海土布回归生活,完全可以成为现实。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今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张和响亮口号。任何文化遗产与资源,都会有语言形式、仪式行为形式,以及物象景观形式。不要说仪式行为、物象景观都需要空间承载,就是语言、音乐和表演,更是需要这些文化的承载者——人来担当的。所以,只有作为文化担当者的人的存在,文化才是真实的活态的存在。 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往往压缩和限制了文化的物质的生存空间。比如,居住空间没有给 “楹联文化”留下位置。这使得楹联这种诗性的、教谕性的可视文化有淡出日常生活之虞。比如,厨房设施基本将 “灶神”挤出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失去了灶神信仰的春节文化,多少是一种缺憾。试想,作为民间文学的神话故事讲述、戏曲音乐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人,离开了特定的表演空间,离开了特定的器具道具,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存在吗?而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中医与中药炮制技术等等,本身就是物质性的存在,它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以彰显其文化功能。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果轻视文化的物质形式与空间形式,轻视非遗的生活形态,就会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进程,也就担负不起让文化遗产带给人们美好生活的责任。 “让文化看得见”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要素,也是对于文化的可视性原则的遵循。珍贵的文化一定要在与大众的交流和分享中才会获得生机。文化传承要 “见人”——让那些担当文化遗产传承责任的人把文化的要素呈现出来, “见人”是要见到传承人的表演、讲述与传承,更是要见到自我的文化参与与文化实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所以要放在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因为这是一个周末休息的时间,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文化实践与文化消费之中,每个人都成为他人见到的文化传承的担当者,这就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见人”的真谛。“见物”不是看见柜台上的摆设,而是将这些物质性的文化形式,如将传统绘画雕塑请回家里,成为家庭的装饰;如购买民俗服装,穿在身上;如享受民俗食品;如进入剧场,欣赏京剧昆曲,或者古琴古筝等……这样,文化遗产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文化传承,也就是文化传承的践行方式。 我们发现,只要我们理解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文化遗产的传承其实也并不难。因为文化遗产本来是生活的华彩乐章,是人们世代传承、与时俱进创新的文化精华,是可以带给世界美好景观,带给人类美好生活的文化与自然的物质精品,人们怎么会远离他们呢?让我们给文化遗产以生存的更好的物质空间,让文化遗产看得见,享受得到,从而使“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