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灾害文学的学术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8-06-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毕新伟 参加讨论

    面对重大灾害,文学何为?很多人不愿触碰这个棘手的问题。张堂会十年磨一剑,撰写了《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于2017年10月出版。该著认为当代文学对自然灾害进行了全方位书写,记录中国人民与灾害抗争的不屈画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图景,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著作系统阐述了当代“灾害文学”及其学术价值。第一,表明了抗争自然灾害的“举国体制”。中国在抗争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建立起全民动员的举国体制。中央政府从顶层设计安排防灾、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等具体工作,步调一致的应急措施,易于召唤各方力量对抗灾害,体现出社会主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越性。
    第二,论析抗灾救灾的人道主义精神。全民总动员型的举国体制,张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力求让每个灾民得到及时救治。灾害考验人心,全球化时代多元价值观念纷纭缭绕,人伦亲情、人际往来趋于冷漠,灾害激发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反思精神的空虚和淡漠。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本、民生、民权的亲切关怀;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重视,反过来加深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第三,勾画清晰完整的灾害文学地图。由于自然灾害属于突发事件,破坏性强,关涉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危,撞击着当代作家的现实情怀,一支人数可观的灾害文学作家队伍已经形成。从文体来看,灾害文学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旧体诗词不一而足。其中,汶川地震诗潮被称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上“第四次全民诗歌运动”,为研究诗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资源。不仅自由体诗歌蔚为大观,旧体诗词也一度繁盛。旧体诗词有平仄要求,需押韵,适合情感的大起大伏,跌宕有致;格律体接通传统中国文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忧患意识在灾难的巨大创痛中找到了喷火口,升华为对民族伟大精神的赞颂。
    第四,探析灾害文学的困境和出路。尽管当代灾害文学各体兼备、作品丰富,具有杨义提出的“大文学”风貌,但也显现了困顿,给人以忧思。首先,当代灾害文学表现出模式化倾向。不少作品的话语表述、情感体验和主旨意蕴如出一辙,给读者千人一面之感。其次,文学书写浮泛。急切的文学表达使得内涵直白浅露,缺乏令人沉思的意蕴。展现灾害震颤性的真实情景,只是文学描写的第一重境界,作家还要深层关注命运重压的抗争,彰显生命的尊严,高扬人生的理想,追求更高远的境界。
    把脉灾害文学是研究者的学术职责。文学写作如何才能避免轻飘、走向厚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迹?该书作者综合文化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理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作家创作灾害文学,就是要记录、反思人类所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积极建构灾害的创伤记忆,让人们能够明辨苦难的存在及其根源,积极分担他人的痛苦,维护灾害期间形成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尊严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了解,做好灾后的精神重建工作,承担起人类应有的生态伦理责任。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