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创图画书蓬勃发展的今天,作家彭懿用田野行走与摄影创作的方式,完成了多部儿童摄影故事图画书。他的作品彰显了自然与文化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呈献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们,具有特别的意义。 互联网生活,是现代世界的存在方式,在看似无限的信息之海中,常被隔绝和忽略的是两种体验。一种是原初本真的自然体验,一种是对尚处于古老生活方式的文化族群的了解。前者的缺失,是因为习惯于“万能网络”的生活方式,“自然”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说:“有的孩子喜欢在家里,出去玩喜欢呆在宾馆,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家里有插座,宾馆有电视。”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里,感知不到自然的美好,在家里,看到父母玩手机,在学校,一天坐下来,再走进辅导班,眼里看不到自然之美,心里自然就缺失了对自然的向往。第二种缺失是对古老文化族群的了解,因为对孩子们所生活的现代语境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也许只有少数人可以发现和到达。 缺失对自然的感知和向往,会失去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能量,身心分离,难以平衡。而缺失了对古老生活方式族群的认知和了解,则不会明白文化的多样性,不会触摸到那些美丽的生命痕迹,缺乏“共存共生在自然家园”的生命大爱和智慧。 从《寻找鲁冰花》《巴夭人的孩子》《山溪歌唱》到刚刚出版的《驯鹿人的孩子》,彭懿在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创作中,践行着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即田野摄影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开启了中国原创图画书别样的生态之美。 在《寻找鲁冰花》《山溪歌唱》中,彭懿用“变成了一朵花”和“把山溪装在心里”的极致体验,把令人屏息的自然之美细腻地呈现出来。故事中那“在石缝中灿烂的鲁冰花”,“深藏在深山,却一直等待的溪流”发出的一声声心灵归处的深情呼唤,是给每个孩子的,更是给每个大人的。彭懿的摄影,用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唤醒了对自然熟视无睹的人对存在于自然中的美好向往。 在《巴夭人的孩子》和《驯鹿人的孩子》中,彭懿让更多的孩子惊讶地发现,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些孩子,有着另一种亲近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也让更多的大人,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执着于探索文字和形象之间关系的英国评论家约翰·伯格在评价摄影师保罗·斯特兰德时曾说:“他呈现给我们视觉上的见证,不只显示出这些人的存在,还展示出他们的生活。”他指出,这样的拍摄时刻是一下子、一瞬间,然而却像是一部传记,这瞬间的长度并不是以秒来衡量,而是以这一刹那和一辈子的时间关系来计算。他并不是捕捉决定性的瞬间,而是提升了某一个重要时刻,好像说出故事的重点一样。 这样的评说,在我看来,也适合于彭懿的拍摄和创作,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生态文化下的传记式的故事。《巴夭人的孩子》中,我们看到在透亮如翡翠般的海水里,像鱼儿一样腾跃、眼睛看向我们的孩子,目光中有一种全人类孩子眼神特有的澄澈。但更多的是,我们看到了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成长”印记和渴望交流的召唤感。而《驯鹿人的孩子》中,那个拥有着驯鹿的孩子,每一次与驯鹿相伴的场景,都让我们知道他是独特的存在,而安然睡在驯鹿身边的他,无声地在讲述自己生在北风源头、与驯鹿为伴的生命故事。 处在都市中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传记”。然而,当他们的眼睛与书中的孩子对视的时候,他们会知道,在这个地球上,还有与宛若漂浮在天空中的小舟分不开的巴夭人,也有与风雪森林中的驯鹿分不开的查坦人。当然,还有另外的很多很多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童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