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陈荒煤的抗战报告文学创作

http://www.newdu.com 2018-05-21 文艺报 王雅鸣 参加讨论

    2013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陈荒煤文集》中收录12篇报告文学作品。分别是《塔》《童话》《谁的路》《陈赓将军印象记——鲁艺工作团报告之一》《我看见了敌人底自供》《破坏吗》《抬一口棺材回来吧》《新的一代》《刘伯承将军会见记》《一个厨子的出身》《模范党员申长林》《万水千山只等闲——记解放军某部在暴风雨中翻越荆山的进军》。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具有报告文学写作的先锋意义,却因历史原因被忽视。“因为它出现在‘讲话’之前,人们曾经有一种顾虑似乎充分肯定讲话前的作品,有碍阐发工农兵文艺方向的划时代意义。”(严平,《燃烧的是灵魂——陈荒煤传》第82页)此外,陈荒煤的抗战报告文学作品中对战时儿童生存状态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具有 “以文证史”的史学及社会学价值。
    深入抗战前线的文学创作
    1939年春,在时任中宣部部长罗迈(李维汉)的批准下,陈荒煤带头成立了鲁艺文艺工作团前往晋东南的抗日前线进行采访。同年4月,他们抵达八路军总部,而后陈荒煤辗转到一二九师并见到了刘伯承将军(后发表《刘伯承将军会见记》)。短暂接触过后,第二天他便前往三八六旅陈赓将军的旅部,半年多以后才离开。他以一个文人的眼光记录着这支军人队伍,参与了两次战斗,将陈赓将军的作战状态和日常生活汇至笔下,写出《陈赓将军印象记——鲁艺工作团报告之一》这一报告文学名篇。在这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他亲眼所见的人物和事件构成了他的抗战报告文学创作素材,熟悉的人物事件和深入抗战前线的特殊体验,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塔》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青年侦察员;《童话》中晋东南一个偏僻农村里的儿童团团员;《谁的路》中敌军宣传品展览会上的护路宣传品;《我看见了敌人底自供》中被俘虏的日本兵的生活状态和坦白自供文件;《破坏吗?建设吗?》中死去日本兵的日记;《抬一口棺材回来吧》中八路军防区内外的生活景况;《新的一代》中与八路军宣传队孩子们的谈话;《一个厨子的出身》中出身富庶家庭的厨子在战乱中放弃商才,投奔延安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这些深入抗战前线,具有深刻体验的报告文学作品是陈荒煤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是最显著的特征,也不同于通讯、采访的纯记录式书写方式。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与时代属性,陈荒煤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共党员,他有责任和义务用手中的笔记录抗日战争的真相。报告文学在这一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也是我们今天回望抗战历史前线的窗口。然而,除了反映社会真实境况,陈荒煤的报告文学也具有较强的文学属性,比如文学意象的塑造,《塔》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青年侦察员从塔的高处坠落,“塔”成了镇上光荣的标志;《谁的路》中作者通篇都在描述敌人欲要占领铁路却困难重重,结尾处上升到中国的路,并且发出感慨“敌人永远不会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的,因此,他在中国的路也永远是走不通”。陈荒煤在作品中表现出了与国家共存亡,与强敌抗争到底的强烈意愿,并发出了抗日救国的口号,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情感融为一体,共鸣之下书写的精彩篇章,只有深入抗战前线才能表达的更为有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