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探寻当代散文的精神之旅

http://www.newdu.com 2018-05-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丁晓原 参加讨论

    孙绍振、陈剑晖两位先生在“百年散文探索”丛书总序中提出,与散文创作繁盛“态势极不相称的是散文理论的贫困,其学术积累,其受关注的程度,其对创作的影响,均远逊于诗歌小说乃至戏剧”。这是一种可见的事实,个中因由,笔者认为与文学研究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有关。研读现当代文学的人,十有八九关注的是小说,导致选题重复,重要课题无人问津,以致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俨然成为小说、诗歌等文体的历史。
    “精神生态”统领全书
    散文研究的缺失,最终需要秉持学术担当精神的学人以勤勉而有为的投入来补足;散文理论的丰赡,需要一代又一代散文学者的有效创造而达成。正因如此,笔者赞赏周红莉学术研究的转向。从硕士到博士,许多学人的论文选题会有路径依赖,依凭她对小说的感觉和积累,完全有可能写出一篇有价值的小说或小说家论的论文。而她将研究转向散文,并于2017年12月出版了《精神生态与散文演化:1976—2010》,体现了自怀学术抱负、勇于学术开新的自觉。
    该著将精神生态与散文文体的演化关联起来,而且涉指的时间跨度较长,可以视为新时期以来的一部中国散文史。但它不同于过往常见综合构架线性铺展的那种文体史制式,而是提取“精神生态”这一学术关键词作为全书研究基点,由此分析研究对象在特定时代的具体图式和线索。“精神生态”并不是周红莉的发明,但用于整体性地研究新时期以来30多年中国散文,在学界少见。以“精神生态”作为研究散文的主题词,是得散文之体的适体设置。文学是人学,散文更是如此。散文文体的某种非虚构性,规定了它是主体精神存在的直接现实。与小说、诗歌、戏剧相比,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非技术的写作方式,散文作家精神世界的建构,直接影响他的自我表达和对世界的言说;散文作家的精神世界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必然关联着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状态。
    关于精神生态,学界有种种表述,该书作者没有将它复杂化。“精神生态,主要指向创作主体的思想状态以及关联的社会存在和文化场域。”这样的界定,在该著中明确而统一。全书主体部分共有六章,依次为精神向度:知识分子与散文;精神表意:社会转型与散文演变;精神复归:“新启蒙”散文;精神多元:“无名”散文时代;精神守望:“非虚构”散文;精神碎片:创意·地域·女性。以“精神”统领全篇,使全书浑然而成论述有机体。著作将30多年中国散文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存在,与特定时段散文作家的精神取向和社会的精神生态进行关联观照,深入揭示其间存有的机理,阐释了不同形态散文的特质、意义或缺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