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王威廉《生活课》:日常生活的深渊

http://www.newdu.com 2018-03-29 文艺报 唐诗人 参加讨论


    从我对王威廉以往小说的印象来看,他的小说更侧重于讲述荒诞的生活故事。比如《非法入住》系列的三篇小说,还有《内脸》《第二人》等,以及长篇《获救者》。这些小说的故事都是荒诞的,作者对现实的意见和对文学价值的判断也是凭借这些荒诞的故事来表达。而从这部《生活课》里,我看到一张以写实来讲述荒诞的新面目。王威廉这些小说没有去营构奇怪的故事,而是把荒诞建立在日常生活本身上。这或许不是一种有意识的新方向,但肯定是他呈现荒诞本质的另一种叙述类型。
    以往,我们对荒诞叙述风格的理解,基本是直接从故事本身的荒诞性质来判断。为此,那些突如其来的想象和漫无边际的虚构被看得特别重要。很多作家也以呈现无厘头式的故事来炫技一般,进而成为先锋论者们情有独钟的分析对象。但其实,这种呈现荒诞的手段,属于笨拙的一类。荒诞的故事应该建立在现实的真相之上。现实是什么?对此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见解。虚构怎样的荒诞故事,就能看出作家对现实是持怎样的意见。
    《生活课》这部小说集里,也有一些纯粹是荒诞故事。像《书鱼》《鲨在黑暗中》,这些都还是王威廉之前《非法入住》《内脸》一类小说的荒诞方式。《书鱼》化用卡夫卡的《变形记》。书鱼也名应声虫,进入人身体后,可以跟着人说话,声音就有了回声。叙述这一“变形”的故事,想要说明什么,作者在文中也有清晰的表达。人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沉浸在书本世界,会不会也是一种虫?书本在异化我们吗?这是作家对自我、对人类、对文化知识的反思。《鲨在黑暗中》颇多寓意。鲨能说话、懂哲学,它的庞大与侏儒叙述者“我”的矮小形成对比,鲨似乎是另一个“我”。一个高大的鲨鱼之“我”劝说一个矮小的现实之“我”放弃邪恶。“高大”却同时也是一种原始的、吃人的、残忍的“鲨”。处于黑暗中的鲨,其所谓的“仁慈”又曾吞下多少血肉之躯?这一类小说,荒诞是故事本身,也是对现代人、对现实荒诞特征的多维度折射。
    或许,对于很多非具体问题,如果作家不虚构一种荒诞故事,不将现实生活进行扭曲化表达,那就无法把问题的复杂性表现出来。王威廉的《非法入住》《内脸》《第二人》以及《书鱼》《鲨在黑暗中》等等都是如此。这些建立在现实生活之上的荒诞故事,证明了王威廉的虚构创造、文学想象能力,其中内含着一种对精神思想的抽象表达能力。
    把现实生活扭曲、变形后的荒诞写作,这是荒诞叙事的一个面向。我以为,还有另外一种荒诞叙事同样值得肯定,那就是写实性的荒诞创作。经典的荒诞文学,是荒诞故事里面体现出根本的现实精神,它重视叙事上超现实的虚构与想象。而写实性的荒诞,指叙事上看似写实,笔法或许很传统,故事可能就是日常生活最为平乏的片段,最终却能呈现出一种令人吃惊的荒诞面目。
    日常生活就是最大的荒诞,这在现代、后现代的城市社会变得特别明显。现代的荒诞,是不可承受之重的荒诞,后现代的荒诞,往往是不可承受之轻的荒诞。但它们本质上又是相通的,都是对生命质量、对人生意义的探问。现代文学里,卡夫卡、加缪等人的写作,就是用荒诞故事表达出生活世界对人对精神世界过于沉重的压迫,在反抗现代秩序的过程中追问人的存在性意义。而后现代的荒诞,如《在路上》《第二十二条军规》等,这些放纵生活书写、黑色幽默风格,将生命之轻叙述得不可承受。这些小说,故事性质都比较传统,叙事上也不太使用夸张扭曲等修辞方式,但通读下来,会感受到这些看起来特别实在的故事却有着最荒诞的面目。
    王威廉应该是对这两个方向的荒诞叙事都谙熟于心。《生活课》集子中的《父亲的报复》《捆着我,绑着我》《胶囊旅馆》《无据之夜》《云上,青春》《生活课》《全世界受苦的人》《天使沉默》,这些小说的故事都比较平常,在叙事上也都相对平实,甚至近于日常生活写实了。但是,它们又都有着荒诞的根本面相。《父亲的报复》是对城市身份认知的反思,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差别到底何在?揭示出如今城市生活中地域歧视的荒诞。《捆着我,绑着我》是对城市漂泊一族存在感的反思,让我们看到现代人的生命之轻。《胶囊旅馆》里,两个女性躲进棺材一样的胶囊旅馆,阳光女孩奔向死,忧郁的“我”面临生,这胶囊旅馆里的生与死,就是现代城市人生活、生命的缩影。
    这些小说,既有现代的荒诞,也有后现代式的荒诞,但它们都是糅合在一起的,很难界定说某一篇就是现代的或后现代的。《生活课》里的洗碗之争,多么轻啊,却不可承受;而这对夫妻的争执,却又是围绕“重”的理解差异上的争。《无据之夜》,欢乐中的绝望,生命既轻又重。无法区分,现代与后现代交互着、混杂着,但这就是我们的现实。重的东西把我们压迫得无以喘息,轻的东西突然间变得不可承受。或者说,在现代城市生活这个宏大的沉重的包袱底下,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轻”显得是多么虚无、荒诞。
    《生活课》里的故事,几乎就是现代城市生活里最为普遍的日常生活片段。很多场景、心理、语句,也几乎都是我们最经常见证着感受着使用着的那些。阅读《生活课》就是回味我们自身的经历,也是自我内心的审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