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韩语句子中人称用语的类型学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3-22 《东北亚外语研究》 蒋灵卉 参加讨论

    【摘要】人称指示在具体的句子中主要受人称性和指示性的直接影响。韩语中人称代词不是唯一的具有人称指示功能的用语,还有其它名词形式组成的替代用语。韩语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是替代用语可指示人称的主要原因。替代用语和敬语的相关性是替代用语区别人称代词的重要因素。语料库中客观的语料分析有助于在观察韩语人称用语的过程中,通过具体例句提供的使用数据,找出划分人称用语的基准,掌握替代用语可广泛使用的主要依据,揭示替代用语和敬语体系的关系。
    【作者】蒋灵卉
    【作者单位】延世大学人文学院,韩国首尔03722
    【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1期
    【关 键 词】语言类型学 人称指示 人称代词 替代用语 敬语体系
     
    人称指示在各语言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本文的人称指示主要指Lyons(1977)的“人称指示(person.deixis)” ,是广义上的概念, 即在人称范畴中且指示对象为人的指示用语。从传统词类分类和用法来看,人称指示最典型的代表是人称代词。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语言都有人称代词,绝大部分语言是三人称语言,即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小部分语言为二人称语言,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没有第三人称。韩语人称研究中,主流观点认为韩语属于三人称语言。由于严格的上下级关系,韩语的人称代词不像其他语言那样广泛使用。韩语口语中的人称代词更是经常被省略。《韩国语口语频度字典1》( ,2015)系统地整理了口语中出现的所有词汇,并根据不同语体的实际频度计算出绝对频度。在口语绝对频度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比常用的助词、依存名词、语尾、动词低很多。在排名前100的词语中,只出现了第一人称“(我)”,“(我们)”和“(我)”,分别为49位、58位和94位。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频率则更低。为了表示对指示对象的尊敬或较为亲近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更常使用其他名词形式的人称用语。但是,在韩语人称代词或人称指示的研究中,这些特殊的语言事实往往容易被忽视。现阶段韩语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在传统语法和现代语言学这两个大理论框架下进行,总体来说可分为人称概念如何划分人称代词,人称如何制约用言,人称代词如何在敬语中使用等和人称代词有直接关联的语法现象。被省略和其他名词形式的用语则很少被提及。因此,以Lyons(1977)的“人称指示” 的概念为依据分析韩语句子中出现的人称用语的具体使用情况和特点,再按照其特点来分类整理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以“延世书面语语料库” 为研究材料分析实际使用中的韩语人称用语的特点,并提出新的分类依据来突出其特点。
    一、Lyons人称指示理论和人称用语的划分
    Lyons(1968,1970,1977)的理论以语义学(semantics)为主,和其他语义学学者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Lyons(1977)认为语义学和语法有着密切且必然的联系,在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意义的同时必须强调它的语法性(grammaticality),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和词汇化(1exicalization)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Lyons(1977,1981a,198lb)的相关语义学理论是生成语义学(generative semantics),从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的标准理论中派生而出,主要目的是研究语义和句法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就是可以从句法层面出发,同时也可以从语用层面出发。既强调某一特定话语的句法意义,也强调其实际使用中的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人称用语的具体使用时,会从其句法功能来概括总结。
    Lyons(1977)介绍了指示性(deixis)和人称(person)的由来,并指出指示性在语言学中和其有直接关联的语法功能是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在语言学中和其有直接关系的是人称代词。首先来看人称性(person)。Lyons(1977)介绍了人称的由来,“person” 这个术语和角色参与者(participant。roles)与特定语言体系中的语法化有关,他用拉丁语“persona(mask)”来翻译希腊语中的“戏剧角色(dramatic character)” 或者“角色(role)” 。语法家把语言中发生的事件用比喻的概念(metaphorica1)把最主要的角色(principle role)看作第一人称,辅助型的角色(subsidiary role)为第二人称,剩下的其他角色(all other roles)为第三人称。因此Lyons在此基础上做了更为详细的对应,指出说话者(speaker)为第一人称,听话者(说话接收者)(addressee)为第二人称,剩下的第 人称因没有显示和所有参与者的直接关联性则被认为是相对比较消极的(negatively)存在。Lyons(1977)认为不直接参与说话的第三人称不是谈话行为中的基本要素,而是不出现也不影响的(dispensable)要素,并且比起人称代词更接近指示代词。
    因此,本文以说话者、听话者和第三者的角度来分析整理韩语人称用语的指示对象。
    其次来看指示性(deixis)。指示性是指在特定的语言情况下某一用语表示的各意项之间的关系和关联(Lyons 1977)。指示性不表示一般媒介功能的概念,而表示用语(expression)和指示物(referent)之间的关系。在语言中,人们用具体的词语来指示具体的对象。在人称范畴中,用语指示的具体对象就是人,并可以将其划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指示性总是和语义关系、语法关系紧密相关。有关语法性的具体内容,Lyons(1981a)从狭义的角度明确了“语法”(grammar)和“语法上” 的(grammatica1)两个概念, 即组成成分的语素的意义和语素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语法上的组成成分的意义。下面引用书中的具体例句来说明:
    (1)a.The dog bitthe postman.
    b.The postman bit the dog.
                                (Lyons,1981a:156)
    例句(1a)是说“狗咬了邮差”,例句(1b)是“邮差咬了狗”。例句(1a)和(1b)在句法结构上来看只有语序的差别,但是从意义的角度来看两个句子里的指示意义则完全相反。这不是词汇导致的意义不同而是语法导致的意义不同。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不同,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因此,用语法上的概念来看待人称用语时需要分析人称用语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
    意义有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和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Lyons,1981a)。句子意义比话语意义更抽象,在篇章(context)中可独立存在,更倾向于语言体系中的某一集合。话语意义则可从不同角度来解释,是语言行为和这个语言行为导致的产物。这里的话语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传统语法中认定的不完整成分,或者有省略内容的成分,在篇章中不是独立的成分。
    【全文阅读】韩语句子中人称用语的类型学思考.pdf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