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知性的僭妄”与打不败的想象力——人工智能的人文之思(2)

http://www.newdu.com 2018-03-15 《探索与争鸣》 刘方喜 参加讨论

    如果说第1版还是矛盾和摇摆不定的话,那么,第2版则进一步“退缩”:“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中,超越论想象力,比照它在第一次筹划中光鲜照人的出场亮相,这次却出于讨好知性的缘故,被排斥在一旁且被改变了意义”,第1版中明确把想象力视作与感性、知性并列的第三种基本能力的两处论述,在第2版中被删除,“灵魂的功能”被化约为“知性的功能”,“超越论的想象力作为特殊的能力就变成可以舍弃掉的”而“被腰斩”。
    其二,如果说感性、知性都存在各自有限性而相互依赖的话,那么,想象力则具有超越性、无限性。揭示人的认识能力在本质上的“有限性”及如何超越这种有限性,乃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旨趣。说与人的肉身性存在紧密相联的感性力、直观力存在有限性,没有问题,这种有限性既表现为其“接受性”,又表现为对知性的依赖性:“需要对之进行规定的有限直观,有赖于知性”;另一方面,知性同样也依赖感性,“知性不仅隶属于直观的有限性,而且其自身,甚至由于缺乏有限直观的直接性,因此就成为更加有限的东西”,“这一隶属于知性本质的迂回性(推理性),就是其有限性最鲜明的指南”,“知性,作为有限直观的关联攸关方,并不比有限直观具有更多的创造力”。
    但是,当康德把“知性的本质”标画为“最高的能力”的“规则的能力”时,他似乎遗忘了“知性的有限性”——正是这种遗忘,导致《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把“灵魂的功能”还原、化约为“知性的功能”,想象力被舍弃、腰斩——如此,康德恰恰陷入了他自己所批判的“知性僭妄”之中。两者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体现了感性(直观)与知性(推理)两者皆存在有限性,而在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两者的有限性会被超越,感性的“直接性”与知性的“自发性”会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需要一个中介即“想像力”:“在知识的本质性构造中,有关综合的结构所展现的一切,显然一般都是通过想象力获得的”,而把知性与感性联通在一起并发挥知识生成所必需的综合,体现了想象力的“生产性”和“超越性”——在康德的这种论述中,“知性放弃了它的优先地位”。
    其三,想象力的超越性又体现为其无限延展性、生产性,有限的感性直观会被锁定在特定对象之点上,有限的知性则会被锁定在特定概念之点上,只有在想象力的无限延展中,两者有限性才被同时超越,而这些所体现的只是“人自身”相对的无限性。体现感性有限性的接受性,具体表现为其对存在物、对象的依赖,即总被锁定在特定的对象之“点”上,而想象力似乎也不离“对象”;但这种“对象”又“不在场”,“这样在想象力中,首先就具有一种特有的与存在物的不关联性”,如此也就超越了感性直观对存在物的依赖:“作为一种不依赖于可直观者的在场的能力,它实现自身,即创造或形象出图像。这个‘形象力’就是一种同时在领受中(接受的)和在创造中(自发的)的‘形成图像’”,而“形成图像”可以是“衍生性的”,也可以是“源生性的”、“生产性的”,它不受经验制约,而使经验得以可能,因而具有超越性,可以称之为“超越论的想象力”。
    这种具有源初“生产性”的“超越论的(也译作‘先验的’)”想象力,不同于作为“再生模式”的“经验的”想象力:再生性的经验性想象力和感官感觉的有限性,体现在其总要被锁定在特定对象这些“点”上,而生产性的超越性想象力的“对象”不在场,因而也就不被锁定在特定的对象之“点”上,进而也就具有无限延展性;另一方面,知性总是被锁定在特定的“概念”之“点”上,因而也不具有无限延展性。万事万物作为特定“对象”,总是被锁定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之点上,而时间、空间本身是无限延展的,这是“物自身”无限性的重要体现——而与之相匹配的想象力的无限延展性,则是“人自身”无限性的重要体现。
    海德格尔认为,“生产性的想象力在康德那里似乎具有核心意义”,“人自身”的无限性是在想象力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而“这种在想象力中暴露出来的无限性,恰好就是对有限性的最强有力的证明”,而“上帝不具有有限性”,因此,“通过用上帝存在自身来建构主导性理念,我们无论如何也就正好证明了有限性”,人的知性“既不能遁入到某个永恒的、绝对的东西之中,但也不能遁入到物的世界之中”——这其中暗含着“动物-上帝”的分析框架:“上帝”代表绝对的“无限性”,“动物”则代表绝对的“有限性”:与动物相比,人具有无限性,但只是一种相对的无限性,而不能获得像上帝那样的绝对的无限性;与上帝相比,人具有有限性,但不是像动物那样的绝对的有限性,而是相对的有限性,并因而是可以超越的,而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人的想象力的源生性、生产性上:动物具有感官感觉这种感性因素,但被锁定在特定对象之点上,不具有这种源生性、生产性想象力。
    其四,“知性的僭妄”既表现为认为知性可以把握“物自身”或“绝对真理”,也表现为认为想象力是低级认识能力而可化约为高等的知性力,最大问题是:中断了想象力的无限延展。康德在认识论中引入“上帝”并将其仅仅限定为“理念”,是为给知性划定“界限”以克服人“知性的僭妄”——这看上去是在“限制”知性,但动态地看,其实恰恰是为人的知性力的可持续无限发展扫清道路:知性如果可以把握“绝对理念”或“绝对真理”从而达到其“极点”,也就被锁定在特定的概念之点上,人的知性力就停滞下来。
    因此,达不到“极点”从而不能被锁定在特定概念之点上的人的知性力的发展,就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知性正是在这种无限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一旦人僭妄地认为知性可以达到“极点”从而“遁入到某个永恒的、绝对的东西之中”,这种无限过程就会停滞下来,人恰恰会丧失本然具有的无限性和超越性。而在知性发展的无限进程中,根植于人的肉身性存在的无限延展的感性想象力,恰恰会成为推动这一无限进程的源动力。
    前已指出,把想象力视作知性与感性之间的“居间能力”或两者之外的“第三种基本能力”,都无法克服这方面认识的摇摆,并且这两种认识都有可能把“人性”视作是“动物性”与“上帝性”的合成物;只有把想象力视作感性、知性这“双枝干”之“根”之“源”,“人性”才会成为自身源初的本己的存在,而不是“动物性”与“上帝性”的机械合成物——在海德格尔看来,康德哲学中潜含着这一认识,但并未一以贯之。“知性以感性和想象力作为其‘基础性’的前提,这是很清楚的”,或者说,感性和想象力作为知性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康德始终强调想象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感性的”,如果它是一种低级和下等的能力,“如何能够成为高级的和‘上等的’能力的知性的源泉?”如果感性想象力是知性的“源泉”,那么,知性在自身的发展中就不能彻底脱离它,而是要不断“返回”到它以汲取不断发展的源动力,但在马堡学派那里,感性想象力仅仅被视作低级的“出发点”,“直观仅仅是那令人讨厌的残渣,应当是在无限性的进程中被清除的废料”,最终,就“将超越论感性论化解到逻辑论中去”了——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是非常可疑的。因此,确认想象力的“不可化约性”,乃是克服知性僭妄的关键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