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的复兴之路 在当前的文化经济形势下,我们更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批评介入社会现实的功能,阐释出中国审美语境、审美经验和感觉结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明确中国立场,做到“和而不同”。这是当代文艺理论家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中国美学走向复兴的必经之路。 这种努力的尝试,主要基于中国文化发展中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 首先是中国的“现代性”状况。与欧洲、美国、拉美等国家相比,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样式,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阿列西·艾尔雅维奇教授将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先锋艺术称为“第三种先锋派”,亦即“审美的先锋派”。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派最活跃的时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文学与市场、政治、传统文化以及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状态、人际关系、意识形态表达等方面有了新特点,这些变化与特点在当代优秀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都有新的形式表征。 其次是中国文化生态的复杂性。中国当代审美语境呈现出一个多重叠合的语境空间,且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很难为西方理论所准确解释。由此,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批评不仅要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还要面对同一文化、同一价值观念中存在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趣味的思想冲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包容视界。 再次,在最近二十余年,中国文艺理论界存在着“失语”、“缺位”、“告别理论”等诸多问题倾向,也产生了若干理论“混乱”与“分歧”。在此基础上,从本体论角度对当代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对于规范中国当代审美秩序、发挥“美的规律”的正确导向、经由“美学的革命”实现中华美学的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代发展的瞬息万变导致了美学的危机与困境,但扎根于现实土壤中的文学与艺术依旧支撑着人们的生存信念与审美维度,人民群众追求“真”与“美”的目标始终不会动摇。马克思早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就曾指出,现代悲剧艺术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题材或形式本身,而在于如何运用最恰当的主题形式将最现代、最真切的情感结构与矛盾冲突表现出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成功的关键,正在于剧中真实而普遍的情感内核恰恰与现代人当下的“情感结构”相契合,同时又表征出关于未来美好希望的可能,这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审美特质,也是经典作品“长盛不衰”的关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