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佛教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缺乏明显事实联系但却体现共同规律的文学现象,由于有佛教文化为基础,文学规律的探讨具有深厚的共同文化底蕴,不必担心由于文明不同而导致核心价值观、文学审美范畴和文学言说方式的差别。 佛教文学是东方具有佛教信仰传统的各国普遍存在的文学现象,尤其在印度和中国,不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且互相交集,具有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非常适合进行比较文学研究。 佛经汉译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媒介 比较文学的基础是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研究包括译介学、影响学、接受学、变异学、异域形象学等分支,在中印佛教文学交流和中印佛教文学关系研究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开。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甚至多语种的国家,佛陀的教说很早就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以至于梁启超有“凡佛经皆翻译文学”的说法。印度佛经的汉译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现象,以汉译佛经为对象的佛教文学研究,实质是翻译文学研究。佛经汉译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媒介,因此佛经译介学除翻译文学研究外,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佛经译介与中印文化交流。其中,包括佛经译介中的文化过滤与经典选择,佛经注疏阐释中的“误读”现象,以及中印佛教文学交流中的互相影响,都是佛教文学影响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印度佛教文学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国文化语境的过滤,这一方面基于文化差异,另一方面是文化交流中接受者主体性的体现。在文化过滤的基础上,中国接受者对印度佛经产生了无意或有意的“误读”。在“误读”的基础上,佛教文学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和文体形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异。这样的变异实则是一种创新和发展,促使中国佛教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印度佛教文学的中国分支。 中印佛教文学中体现共同规律的文学现象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突破事实联系的框框和局限,以探索普遍 规律、进行审美评价为宗旨,开拓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空间,但在实践中显得散漫,容易出现缺乏可比性的混乱现象。理想的方式应是既有文化渊源和影响基础,又有普遍规律和审美价值的比较文学研究,而中印佛教文学的比较研究正是如此。中印佛教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缺乏明显事实联系但却体现共同规律的文学现象,由于有佛教文化为基础,文学规律的探讨具有深厚的共同文化底蕴,不必担心由于文明不同而导致核心价值观、文学审美范畴和文学言说方式的差别。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形成了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等研究领域。所谓主题学是不同国家文学中相同或类似的题材、主题、母题及文学原型的比较研究。这样的主题学源于民俗学和民间故事的类型研究。佛教文学中故事形态的作品非常丰富,包括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非常适合主题学研究。如独具特色的佛本生故事中包含许多故事母题,可以进行主题学研究,其中既有大量具有事实联系和文化一致性的“显型母题”,也有许多不存在事实联系但在题旨和结构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的“隐型母题”,还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和原型意义的“原型母题”。 中印佛教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普遍性的主题或题旨,比如源于森林文明的“山林栖居”是佛教独特的修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佛教文学的重要主题,由此在佛教文学中形成了大量的山居诗。这些山居诗将山水情趣与修道体验相结合,表现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有助于自然美的发现和表现。“佛国净土”是佛教文学创造的一个超验的理想世界。佛教净土文学通过发愿、忆念、观想和赞颂,表现往生净土的理想,体现了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乐园情结。在人类文学史上表现乐园母题的文学中,佛教净土文学的佛国净土描写最细致,乐园情结表现最充分。不杀生、慈悲、众生平等、无情有性是佛教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也是佛教伦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体现了佛教自然伦理的逻辑内涵和体系特点。此外,“无常”、“无我”、“轮回转生”等,也都是佛教文学经常表现的具有原型意义的文学母题。 佛教文学体式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的典型案例 文类学,又称文体学或体裁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发展演变、基本特征和相互影响。卷帙浩繁的佛经包含多种文学文类,可以进行文类学研究。佛经中的文学性文体有的比较成熟发达,有的还处于初创或萌芽阶段,尽管不够成熟,仍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因为文学文体最早正是在民间文学和宗教典籍中孕育发展的,初级性、边缘交叉性、过渡性、模糊性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类学研究的意义。佛经内外都有一些出自高僧或居士文人之手的成熟的诗歌、小说、戏剧类作品,它们是佛教文学的代表,其中偈颂与赞歌等佛教歌诗、佛传与僧传等佛教传记、变文与佛教说唱文学,以及譬喻、小说等文学文类,或者具有佛教文学特色,或者是佛教文学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文学文类,具有重要的文类学研究意义。 佛教文学体式的渊源流变、交流互动和变异发展,体现了文学文类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异质性,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的典型案例。比如在印度文学传统中形成的偈颂与赞歌,都属于“抒情诗”这一基础文类,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具有佛教特色,与一般的抒情诗相比已经具有异质性;流播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的诗体和民歌相结合,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异。再如中国佛教文学中的变文,源于佛教寺院的唱导,唱导源于“梵呗”。“梵呗”和唱导属于印度佛教文学现象,作为文学文类属于说唱文学,与一般的叙事文学相比已经具有异质性。在中国,从唱导到变文,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再从变文到说话、宝卷等民间说唱文学,属于文学文类的发展演变。 佛教诗学是中印佛教文学家共同构建的诗学体系 比较诗学作为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佛教文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理论。从中印佛教诗学关系的角度看,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形成的佛教诗学,是佛教传播和影响的结果,可以作为影响研究的论题。如境界、妙悟、圆通、寂静等,都是源于佛教哲学并在佛教文学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诗学概念,是积淀着佛教思想智慧、凝结着佛教审美精神、具有佛教思维特色的诗学关键词,对它们的探源溯流,属于以影响为基础的比较诗学研究。然而,佛教诗学研究本质上属于平行研究。比较诗学是从主张文学性的平行研究中发展出来的,因此平行研究在佛教诗学研究中的天地更为广阔。作为东方诗学话语传统之一,佛教诗学与东方其他诗学的比较,以及与西方诗学的比较,都是比较诗学的重要题域。从平行研究的角度看,佛教诗学是中印两国佛教文学家共同努力构建的诗学体系,包括以境界论为核心的创作论、以妙悟论为核心的鉴赏论、以圆通论为核心的方法论、以寂静论为核心的目的论,体现了东方传统诗学超越性、主体性和审美性的特点。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负责人、青岛大学教授,专著《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入选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