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新视野 ——评许庆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绎》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家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重大转变。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对它的理论根据、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的研究和阐释。山东师范大学许庆朴教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历史根据、理论架构等尝试进行全新的解读,努力展现了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显示出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一是以全新的理论视角深入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但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许庆朴教授在著作中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读。他在阐释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基于这样的认识,该书论证了“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理念,是贯穿于其理论始终的鲜明主线”的观点。这一解读,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价值层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由此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的认识。 二是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许庆朴教授在著作中把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从历史视野中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上,他提出,把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分为革命理论和建设思想两个部分,显示了作者试图从历史自身发展脉络去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根据的理论思路。 三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进行了考察。在许庆朴教授的著作中,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为创立形态、现实形态和价值形态,并依据邓小平理论、改革发展稳定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理论、以人为本的执政发展观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形态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此外,该书提出并论证了“中衡”的方法论,显示了作者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的努力。 总体来看,该书对许多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富于启发意义的分析、考察和解读,显示了作者深入思考、勇于创新的理论探索精神。 一本论著 十方纵横 ——评孔新苗《境遇·镜像: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研究》 中国艺术学院 郑工 21世纪伊始,艺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在国内艺术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境遇·镜像: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的作者孔新苗2010年介入这项研究,在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后,于2015年出版这部专著。其间,这一话题一直在学术界和创作界持续着,该书中的系统论述为人们对这一热点问题的思考增添了许多启发。这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孔新苗对现实理论问题比较敏感;第二,这一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而他对该问题的研究又以宽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学术基础,将思考的视域在中西、古今、跨学科领域的纵横间进一步拓展。 孔新苗是一位注重方法论的学者,尤其在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方面,多立足于研究路径的探讨及整体框架的论述,善于吸收与引入国外学术界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美术的创作实际,寻找新的问题点,故而总能率先一步,引领新的研究热点。这反映了他的学术敏感性,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持续关注及综合能力。如在该书中,他既运用形象学、符号学、镜像理论,又结合意识形态研究与话语分析理论,注意在各种对立或对应的因素中阐释其辩证生成的关系。该书开篇即直接切入问题,用“境遇”和“镜像”两个主题词展开研究方法的运用,点明了国家形象研究中历史语境与主体认知两大基本关系的复杂缠绕,进而在具体问题的展开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被他转换为二项对立分析的方法,差异化与对抗性的研究转换为互补解读的综合性阐释。如国家形象的自我形塑与他者形塑;国际文化交往中的中国与西方视角转换;历史文化生成中的传统与现代颉颃;美术形象表征中的主题与形式二元关系等。就此,国家形象研究被置于跨文化的学术视野中,进行了深入的纵横交织比较研究。比较的方法较为常见,但如何比较,其观察的角度如何,想看到什么,又能看到什么,却颇费思量。孔新苗的长处在于,他带我们看到那些总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这就是注重方法论研究的学者让人佩服之处。 中国美术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能够让我们通过概念性的符号,迅速把握时代的文化特征,并在一种时变或世变关系中看清时势,摸清文化发展的脉络。但这不仅是揭示现象背后特质的静态研究,更是在社会文化变化进程中力求科学把握的动态研究,其不局限于对某一时代某一艺术形式中有关国家形象的局部特征描述,更在于揭示其形象生成的内在因素与意义指向。这其中,必然遇到历史阐释的问题,涉及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形成问题,如何为当下的美术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及理论支持,还涉及诸多新语境下新的可能性的讨论及相关联的新知识架构……这是一个交互性关系极丰富的研究,与人们的现代性想象密切相关,需要研究者设置多维视角,建构不同的语境,并考量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与文化需求。该书能够抓住上述问题,针对中国美术现象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且思维缜密、框架合理、论证严谨。 对于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学者,跨文化研究是一个挑战,而跨学科的研究挑战性更强。孔新苗就是一位敢于迎接挑战的学者。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如果细究,也在情理之内,因为他对未知领域充满探求的欲望,这与他所研究的文化现代性问题,在本质上吻合。 审美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拓展 ——评李红春《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 鲁东大学文学院 何志钧 李红春博士的著作《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积十年之功,在内容上对当代审美文化力图做全新阐释,拓展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令人耳目一新。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一直致力于用文化对审美进行祛魅,增加现代意蕴,丰富感性内涵,以便使其从抽象的思辨对象转变为生动的日常生活形式。但该书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另辟蹊径,通过打通社会学与美学两大领域,在由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以及公共权力构成的多元社会结构中,对当代审美文化进行了阐释。与文化学相比,这种社会学研究更有利于凸显社会个体在审美文化活动中的目的、价值、自由、责任、义务及边界等问题。为强化对审美文化之当代性的理解,该著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细致爬梳和理论提炼,比较了自由主义私域观与共和主义私域观的异同,对洛克、密尔、哈耶克、马克思、阿伦特以及查尔斯·泰勒等人的相关论述做了深入研究。此外,该著还进一步将对审美文化的理解与以赛亚·柏林的消极自由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等概念结合起来,不仅深化了对当代审美文化之自由特性的理解,也表现出作者的扎实理论积淀和良好学术素养。 在阐明基本概念和命题之后,该书以时间为经、时代为纬,在由政治、技术、商业和传媒等多元社会因素构成的复杂网络中,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历史轨迹、结构形态、困境矛盾、未来发展等问题,做了引人入胜的分析。在具体论述中,始终坚持辩证思维,注重结构分析,着力使观点和结论公允可靠。该书高度肯定了私人领域的形成对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坦陈,私人领域自身存在的悖论也给审美文化带来不少危机;一方面肯定了当代审美文化的私人化、个体化倾向,另一方面也对理性、责任和道德等要素在构建当代审美文化中的作用寄予了充分论证。思想的深刻性和辩证性是该著的一大优势。作者在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中所辨析出来的“伪公共”、“伪私人”等论题富有启发性。 理论与方法上的自觉是该著作的另一个重要特色。作者借用哈贝马斯、阿伦特等人的社会学理论以及哈耶克、以赛亚·柏林等人的自由概念。对于这些概念,作者进行了必要且充分的本土化阐释,对其效度和限度做了深入剖析和厘定,最大程度上避免运用西方理论时经常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在具体研究中,作者还提出通过剥除表面的对立,探寻深层通约的可能。这种方法上的融合,不仅可以有效规避个人趣味对学术理性的僭越,也有利于发挥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更为可贵的是,在展开具体研究之前,作者率先垂范,对自己的学术立场和可能有的价值偏向进行了认真反思。这种自我省思精神显然更有利于建构宽容平和、对话协商的学术环境,也更能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 总之,该书为推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思想方式。其核心是:站在世界思想文化的宝库之上,自觉而又有效地思考本土问题和当下现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