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于毛泽东先生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诗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电视剧只有短短50集,但却跨越了中国大变革,直至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封建社会,却又沦为了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割据,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西方工业化革命影响我国的同时,“民主”与先进文化也在慢慢侵食着我国的先进青年。而全剧通过瞿、杨两家的五位年青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民族未来和命运的索求走上了各自理想和信念奋斗的人生道路。 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个角色,瞿恩,是一位革命意志非常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在他身上映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影子,他曾说过:“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实现了。”再现了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我认为他所说的这两种理想是同一种,他用他的死证明亿亿万他所代表的共产主义人为了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理想。为了党的秘密宁可把牢底坐穿的瞿霞,她是个具有浪漫主义的人物,她被捕前后判若两人,最终虽没能与杨立青共结连理,但她身上始终未变的是坚定的革命意志,她代表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中国共产党史上的才俊。身为女流之辈,为了国家和党宁可拥有与男儿一样的坚强的身躯和意志。董建昌,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惜才重视杨立青的同时丝毫没有放下过他军阀的身份,具有民族大义对蒋介石的独裁政策,虽然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他的妻子杨立华支持弟弟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忱却又不得不夹在丈夫与弟弟之间,立仁却因手段足够阴险和残忍而被国民党所重用,却总感觉自已不如弟弟立青,两兄弟之间因信仰不同而发生的争斗也正是代表了国共两个主义的斗争。立青在姐姐的指引下来到广州,而同为黄埔军校教官的瞿恩和董建昌对立青的影响却是不同的,最后瞿恩成为了他的精神导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警醒了他,使他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杨立青这个角色是众多在黄埔军校就读,在国民部队带兵,通过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将帅的综合体现,黄埔师生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的领导有很多,人说“黄埔军校既是国民革命培养军事将领的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 俗话说的好“道不同不相为谋”,国共两党在救国救亡、争取民主自由、国家独立具有共同的理想,所以才有了国共的合作,而在国内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就产生了根本利益的冲突,所以才有了“四.一二”大屠杀和解放战争。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对国民同胞的残酷略杀却并没有打磨掉共产党人的斗志,更加坚定了他们的革命信念,并且使许多进步青年冲突国民党的重要障碍走向了中国革命的战场投入到无产阶级的大怀抱中。 看完《人间正道是沧桑》让我对中国的那段历史有了身临其境的体会,让我更加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愿意更加靠近组织的怀抱为中国的共产事业奋斗终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