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观后感 >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但我还不能体会其中的含义,认为党离我很远。今天,我看了红色影篇建党伟业,有了很大的感触。
    这个影篇描述了孙中山从海外归来,在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军事实力,从孙中山手中取得大元帅之身份。同年10月时,国民党成立了。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自封中华帝国皇帝。之后又随张勋复辟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中国的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靠不住,列宁的成功如同一盏明灯与他们指引方向。1920年3月,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歌歌声中呼之欲出。
    回首往事,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创建了新中国,中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历史,验证了这么一个事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道路。
    我凝望党旗,那鲜红的颜色是烈士的热血,金黄的颜色代表人民的信念。中国的历史记载着党前进的脚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我们的祖国洗去了过去的屈辱和贫穷,发展成为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伟大的共产党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创造人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就让我们在心中立下宏愿:紧紧跟随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积极实践,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一幅二十一世纪的宏伟蓝图。
    第二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建党伟业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伟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建党伟业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观看时随得建党伟业剧情的起伏,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建党伟业编剧的功力确实不凡,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从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中的大事说得非常清楚,不少人物都写着有声有色,比如,发哥演着袁世凯痛骂日本人,霸气十足,一个枭雄的形象让发哥演活了,为了当皇帝,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再比如,刘德华演着蔡锷将军,火车站与戌仙挥泪相别,与孙中山相谈时的吐血,抱病上战场的沉着,很好地再现了一代儒将以身许国。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蛮有意思,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见深情,刘烨的演技真是牛!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三条主线,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的画面也很注意视觉效果,让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欢南湖上周迅演着王会悟撑得一把伞,坐在嘉兴南湖的船头,烟云笼罩的湖上,古色古香的木船,船头美丽的女子曼妙的身姿,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美景,真是美极了。
    第三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建党伟业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21年6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这段时期,中国历史可谓是“风雷激荡”。其间,著名历史事件之多、相关历史人物之众,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容量。同时,绝大部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只是个皮毛而已,因此,要在一部电影里把这段历史清晰地表述出来,对编导是最大的考验。由于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内在的关系太过复杂,因此编剧在尽量简化、明晰历史脉络时,采取了抓住标志性事件的办法。比如关于宋教仁被暗杀导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其间的纷争足以另拍一部电影甚至是电视剧,但编剧在暗杀前,让陈其美在宋教仁提出建立国民党演说时意味深长地点评了一句,暗杀后,用字幕打出“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当然,尽管采取了删繁就简的策略,建党伟业在涉及史实的部分还是相当严谨,因此观众若能事先对中国近代史多做点功课,将有助于看懂电影。
    人物处理慎重还原历史面目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从参加新军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主要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的事迹串联。其间涉及不少历史教科书中的反面人物,建党伟业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脸谱化,很多细节上更接近这些人物的本来面目。以袁世凯为例,无论是镇压戊戌变法还是改制称帝,他都是一个绝对的反派,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袁世凯往往被脸谱化为一个残忍、愚蠢的大光头形象。但是在建党伟业中,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是个有手腕、有心机、有胆量对日本人破口大骂,深得部下拥戴的总统形象,但最终因为“想过把皇帝瘾”,结果“过把瘾就死”。关于五四运动中最出名的“三大卖国贼”之二的曹汝霖和章宗祥,近年来,随着关于二人在抗战期间始终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不做汉奸的史实被披露,对他们的评论也越来越客观。显然,这种评论也被带进了电影中。比如,章宗祥和太太被学生困在赵家楼内,借着牌桌上的几句对白,点出了章宗祥在职务上的身不由己。另外,作为和“火烧赵家楼”齐名的“痛打章宗祥”这段史实,也被巧妙地艺术化处理为章宗祥夫妇脱身离去。
    这部巨作无疑是献给党的生日的一份厚礼!
    第四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从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了成功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了10年。这短短的10年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那么的一瞬间。但在这一瞬间中。中国,这个饱经风霜的国家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军阀混战。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走到了法国,参加巴黎和会。我的心中不免有一小股小小的激动。但是讲和失败后,各国列强竟然不顾我们中国人的感受。将我们中国的战胜权转交给日本。在把我们的山东省无条件的割给日本。我握紧拳头,为我们中国打抱不平。难道说我们若大个中国竟然没人站出来反对吗?
    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们成群结队的向政府示威游行。学生们高喊着“还我山东”的口号冲进了曹贼家,并烧毁了当时签约丧国辱权二十一条的桌子。
    当一个女大学生高手举着“冤”在国会门前为四万万同胞喊冤时我不禁,泪流满面。可想而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顺应时代潮流,是历史的选择。为的就是推翻无能的北洋军政府,建立新政权,引用马克思主义,建立布维什维克。
    并于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人在船上举行了第一次党代会,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领导全国人民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第五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我爱这部影片,通过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建党的艰辛和伟大。
    第六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马上就是建党九十周年了,在此之际,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虽然此片在开拍之际就颇引人关注,与之前的建国大业可谓是旗鼓相当,都是明星云集,不过我以为,建党伟业相对来讲更加好看一些,剧情也更加丰富一些4完此片。
    最大的感受就是激情荡漾,心潮澎湃,这是一部属于青年人看的电影,而且作为中国人中国之青年,更加要看!什么叫爱、国?什么叫激情?社么叫青春?什么叫付出?什么叫理想?什么叫信仰?什么叫愤怒?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报国?什么叫艰辛?什么叫历史?什么叫抛头颅洒热血?什么叫匹夫有责?
    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电影,但是看之前请一定要先熟悉一下那段历史,不过,我想大家基本上对电影里的人物都会很熟悉,或者说有很多只是听过,但这一点也不会妨碍我们去回味那段历史,那段艰苦历程!再说说演员的表演,虽然电影用的明星之多让人惊叹,但是感觉基本上都演的很好,尤其是刘烨扮演的毛泽东,感觉很帅x周润发,刘德华,张嘉译,冯远征等等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不是他们本人,而是他们所演的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所代表的历史。
    好了,不说了,感触很多M不在感慨了!大家看后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第七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祖国对我们的恩赐
    就在今天下午,我打开了电脑,找到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怀着一颗对祖国无比激动、感谢、尊敬的心,写下了我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见解。
    影片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蔡锷、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孙中山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这部建党伟业,之所以感人,是对我们中国人心灵的冲击。电影用蒙太奇(晚上查的)的手法,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的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的斗争与牺牲,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的恩赐下的小孩,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时光飞一般的流逝,现在党已经90岁大寿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只有亲身尝过苦,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我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没有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第八篇范文:建党伟业观后感400
    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爸爸妈妈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决定:带我去电影院观看建党伟业,让我接触到了那段沧桑、苦难、挣扎、战斗的历史。我生长在新世纪,是标准的“01”后,已习惯了今天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对于幸福从何而来,我还真没思考过。看了建党伟业收获真不小。
    随着电影画面的徐徐展开,我仿佛坐在时光穿梭机里在翻看百年前的中国。旧中国是这样的破旧落后,外国列强侵略,封建统治腐败,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痛苦不堪。于是许多仁人义士站起来了,他们要救中国!“看,孙中山!”爸爸指着银幕对我说。通过爸爸的解说,我了解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再加上他拱手相让大总统给袁世凯,袁世凯野心勃勃称帝,历史出现了倒退。“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电影里随着这些具有先进思想人物的出场,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们纷纷在高校、在大街上进行演讲,开展新文化运动、宣传新思想,热血青年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示威游行;同时,他们也在思索,到底怎样才能救中国?学习法国?还是学习日本?还是开创自己的救亡之路?
    终于,一声炮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带来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开阔了有识之士的视野,先进的思潮,相同的信念坚定了我们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一切无产者联合起来,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将是全世界!”终于,在1921年的7月,冲破了法租界巡警和特务的重重关卡和骚扰,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召开了会议并进行了革命部署。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战争,经过无数先辈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现在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崭新地位!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了新中国,无数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用再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降成长。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我们也要常常纪念党给予我们的恩惠。所以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学好各样知识和装备,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长大才能回报祖国,为祖国争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