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旗帜鲜明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中国社会科学网 范玉刚 参加讨论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社会思潮,已扩散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俘获了不少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别有用意不能小觑。其影响之广在看似远离政治与史学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无”历史的冲动和表征。一个时期以来,在文学领域包括“红色经典”再创作中出现消费情色、放大欲望、追求感官娱乐的片面化倾向,在放大历史细节(如土地革命中的某些事件等)中彰显孤立静止的历史观,否定革命的合法性。打着彰显人性的旗号对英雄人物持虚无主义态度,在有些作家笔下,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不再庄严、崇高和神圣,而是可以任意戏谑、恶搞、亵渎;有些文学创作打着人物性格复杂性的幌子,无视历史的本质属性,主张“坏蛋也有温柔宽厚的一面”,甚至以扭曲的历史观把历史上的反动人物打扮成“历史的推动者”、“革新者”;有些文学创作以“红色经典”缺失身体叙事为由,在影视生产中大肆宣扬情色,把“红色”英雄装扮成“粉色”人物,以迎合市场的低俗趣味。在虚无主义思潮裹挟下,这些文艺创作把否定历史当时髦,以解构崇高为能事,挑战正义良知、扭曲价值判断、消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助长了“三俗”文艺的泛滥。
    凡此种种,无论是“虚无”历史事实、“虚无”历史价值,还是作为新变种“虚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都旨在诋毁英雄和革命领袖,瓦解叙述革命合法性的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军史,试图置换主流意识形态内核。正本溯源、以正视听,惟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方能洞悉历史虚无主义本质,揭示其险恶用心。历史从来不是单纯的历史事件的堆积,历史叙述是一个国家政权合法性的表征,是一个政党掌握文化领导权的显现。作为一个现代人、文明人,一定要有历史意识,懂得“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历史发展趋势。单纯地讲,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其中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领悟历史的观念。面对复杂纷纭的历史现象和社会发展趋势,一定要增强历史意识、提升历史辨识力,警惕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必须积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当前,中华民族正迎来伟大复兴的拐点时刻,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反动势力不甘于中国的文明型崛起,极力以各种社会思潮挑战和颠覆意识形态领导权,妄图在历史观改写中抽离意识形态根基,造成大众思想的混乱。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苏联政权的垮台,无疑有着历史虚无主义“之功”,通过卓娅、马特洛索夫、奥列格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被污名化,党史国史相继被否定颠覆,最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被所谓的“新思维”置换,苏联政权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垮台就顺理成章。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害国误民的历史悲剧。总体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不是用发展的、全面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而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待历史;不是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持片面性态度;不是从历史事实出发设身处地考察历史,而是从既定的观念出发随意裁剪历史;不是去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而是纠缠于历史现象的支流末节。正是由于错误的历史观,导致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虚无”。在当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中,要站稳脚跟不随波逐流,就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增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洞察历史现象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创作导向,才能真正为时代立言。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1]缺失历史定力,缺乏价值立场,其作品必然如雨中浮萍,难以成为时代扛鼎之作。作为对历史根基和创作立场的润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2]面对文艺创作中的虚无主义思潮,一定要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当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不能虚无历史,更不能虚无文化。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在其别有用心下,不但近现代中国历史被歪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也一并被抹煞,使文学创作愈发失去自己的根基,而充当某种强势文化的爬虫。
    社会思潮是时代理论的折射,是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反映,很多社会思潮的流行往往打着理论创新的旗号,俘获了很多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此一定要有甄别思潮本质的辨识力。无论是文艺批评还是社会历史研究,都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只有立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才能真正把握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势,才能真正领会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理论创新,旨在要回答时代之问,即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尊重实践和历史发展趋势中实现理论创新,成功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并符合人民意愿的中国道路,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