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艺术创作:毋忘初心、毋忘远方、毋忘大地

http://www.newdu.com 2018-01-31 中国艺术报 马建辉 参加讨论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是以文艺来为我们的民族补钙、立心、铸魂的思想。我们的文艺创作承担这一使命,就应当毋忘初心、毋忘远方、毋忘大地,保持定力、志存高远、根植沃土,聚人民精神之光焰,锻造卓越文品、高尚人格,做鼓舞和引领人民前行的不熄灯火。
    毋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就是让我们毋忘初心的文艺思想。艺术创作的初心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可以说,追求真善美就是文艺的初心。初心就是正心,我们说守正创新,就是要守住初心。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对于“思无邪”后人的注解是“归于正” ,“思无邪,诚也” 。有学者认为,“思无邪”就是真情,属于真善美中对于“真”的要求和肯定。实际上,“思无邪”也可以从总体的意义上理解为我们今天所讲的真善美,这也是诗的正心、初心之所在。
    文艺中的真善美,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不可分割。真,离开善、美,就不是完整的真;善,离开真、美,就不是彻底的善;美,离开真、善,就不是充实的美。当我们在艺术构思、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的维度去阐释和谈论真善美时,这三者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由其他两个方面来参与建构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这个美,就是真善美共同建构的结果。离开真善美的总体去把握和说明这个美,就可能会陷于一种单向度的形式化的误区,抽空美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 ”可见,在习近平总书记那里,真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渗透着道义伦理和向善情感。艺术上的真,从来都是与美、善结合为一体的真,是作为审美对象的真。
    在谈到历史题材创作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要求文艺家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什么是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除了真,还有善和美。艺术化的历史,或者说审美化的历史,不是要扭曲真、虚无真,因为在艺术中、在美中都内在地蕴涵着真。那些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失去的不仅是真,同时还有善和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文艺创作毋忘初心,首在立心,立真善美之心。惟其如此,才能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方能成就万世之作。
    毋忘远方
    有一句歌词叫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就是让我们学会眺望远方的文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为什么优秀的文艺家往往会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就在于优秀的文艺家,往往具有一种远方意识,这种远方意识使他们能够挣脱世俗生活的羁绊,敏感地把握和捕捉时代脉搏的变化和律动,从而成为得风气之先者。
    在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中,“远方”有四个维度,一是民族层面的,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价值观层面的,即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审美层面的,即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四是艺术理想层面,即艺术家要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实现以文铸魂、以文立心、以文化人。文艺理论家王元骧曾讲:“审美的愉悦不只是让人活得‘快活’ ,更不是在这种‘快活’中沉醉,以致忘却了自己遥远的旅程。它是点燃人的希望,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的! ”那种由于“审美的愉悦”而使人忘记自己通向远方的旅程的审美,不是真正的审美。
    1938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给鲁迅艺术学院提出了“要造就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艺术工作者”的目标。他说:“中国近年来所以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自然有其客观的社会原因,但从作家方面说,也是因为能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少了。我们的许多作家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少人还缺少良好的艺术技巧。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如今,虽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时代境遇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然而成为伟大艺术家的这三个条件依然不可或缺。不同的是,当今的艺术家们,大多不再缺少良好的艺术技巧,而是缺少远大理想。远大理想是一种强烈而真挚的精神向往,它来自于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优秀的文艺家必须具有一种憧憬“将来”和“远方”的热情,因为没有对“将来”或“远方”的理想的追求,就不能鼓舞人们前进。
    英国女作家伏尼契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质地、方向和方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呼吁“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 。就在于那种唯市场的逻辑,唯收视率、唯票房的逻辑,将使人们的理想信念缺失,使人们丧失对于远方的守望和向往。正如泰戈尔所说:“鸟翼系上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在天空翱翔了。 ”
    习近平总书记说:“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我觉得,这里实际上就是要求文艺作品要有一种审美超越,要指向远方;当然作品能够实现审美超越,指向远方,首先要我们的艺术家心存远方,具有一种深切的远方关怀。
    毋忘大地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是让我们扎根大地的文艺思想。
    首先,大地是指劳动人民。大地的特质是哺育与奉献,这正与劳动人民的特质一样。劳动人民是伟大的奉献者和哺育者。他们普通得如大地和空气一般,但我们却一刻也离不开他们。我们常说,要关怀人民。而实际上,真正具有博大悲悯情怀的却是人民,不是我们关怀了人民,而是人民始终在关怀着我们。人民的关怀,像阳光雨露,我们日日受用而不觉——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馈赠和哺育。人民是我们的“大堰河” 。正是劳动人民慷慨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正是他们强健宽厚的脊梁与肩膀,支撑起我们的“现代性”生活、“都市化”生活、“审美化”生活。人民就是我们的一切,不懂得劳动人民,就不能真正懂得我们自己,就不能真正懂得人和人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家只有扎根人民和生活的沃土,才可能实现艺术之树常青。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人民之于文艺,如同春天之于杏花。人民是文艺的尺度,正像春天是杏花的尺度一样。当我们的作品充满春阳的和煦和春雨的慈悲,当我们的作品以自己的光芒去照亮读者和世界,它的力量一定来自人民,来自其自身充分的人民性。 ”把人民比作春天,其意义和我们在这里把人民比作大地是一样的。
    其次,大地是指中华文化。艺术创作既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人民沃土;也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华文化沃土。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关键词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的标题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给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其第一点就是“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 。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家“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他指出:“如果‘以洋为尊’ 、‘以洋为美’ 、‘唯洋是从’ ,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 、‘去价值化’ 、‘去历史化’ 、‘去中国化’ 、‘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可以说,树立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一个中心内容,也是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一把钥匙。
    无可置疑,我们的文艺创作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但在这巨大成就之中,包含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不少作品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西化倾向,甚至是一些在技术上比较优秀的作品,西方文化、西方思想、西方创作方法、西方价值取向的烙印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独立性。
    有学者提到这样一个事例:某音乐学院曾与德国学者合作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德国音乐教育比较” 。在非正式场合,德国学者开玩笑说:“你们采用的完全是德国音乐教育体制(中国音乐教育仅仅是中国版的德国音乐教育,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教育) ,因此不存在‘中—德比较’ ,而只有‘德—德比较’ 。 ”这就意味着没有实质上的独立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化比较,也不会有真正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长期以来,用西方技法或改造过的西方技法写中国风格的作品,成为作曲家们的共识或共同遵守的信念。 ”但“西方专业作曲技术主宰”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并没有太多改变,依然是“新音乐”的道路,思维方式依然是西方占主导。
    在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在精神文化领域实现一次新的民族解放,树立起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独立性和文化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命题和任务,可以说,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一次重大创新。这在中国思想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地就是故乡。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人民和文化就是我们的故乡。这个故乡不是要我们来怀念的,其本身就是我们身体和情感的一部分。我们唤醒它、构建它,同时,也被它唤醒、被它构建。
    初心是心、远方是魂、大地是根,我想,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文艺创作应该在立心、铸魂、扎根上下更大更多的功夫,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和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