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回望与回归

http://www.newdu.com 2018-01-29 文艺报 王樵夫 参加讨论


    乡土,在当下中国,成为一个弥漫着焦虑的话题,人们带着苦涩咀嚼“沦陷的故乡”。以乡土为审美和叙事的写作也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记得住乡愁,直击人们的现实处境和他们的情感状态。
    青年作家安宁的“乡村三部曲”:《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乡野闲人》,正是这样“记得住乡愁”的作品。三本书都是以作家安宁的故乡为创作标本,对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生活、乡村植物动物、乡村人进行了全面描摹和展示。
    在面对乡土中国这样一个新的写作主题和叙述场景的时候,安宁选择了童年视角中山东泰安一个叫做“孟家庙村”的小村庄。安宁认为,乡土文学需要以有温度和悲悯的笔触,去展示乡村普通民众的人生悲欢与命运起伏。这也是她潜心创作“乡村三部曲”的原因。她说,“关于这个村庄,它带给过我一些美好或不美好的回忆。刻在人生的源头,并融入我的血肉,最终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曾经的个体,就像记录下自己人生中的一小段时光。”
    “乡村三部曲”中所有的故事,其实早已在安宁的生命中根深蒂固,它们像宝藏一样,安静地等待某一天主人将他们想起。历经了10年,那些被时光与记忆一起发酵之后的醇厚记忆,被安宁真实地记录下来,于是有了“乡村三部曲”第一部《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但是,关于故乡的记忆里,依然有很多的灵感与素材,葳蕤茂盛地生长着,安宁热爱世间一切有灵的生命,她从乡下那些构成日常生活植物与动物的身上,看到了更多的生命光泽,促使她继续写出《遗忘在乡下的植物》,写下了生机勃勃的故乡那些温暖湿润的记忆。尔后,她又继续完成了《乡野闲人》。至此,“乡村三部曲”全部完成。
    安宁不知道这算不算告别,向千里之外的故乡。她说:“我热爱我生活过的这个地方,我20年的光阴,与他们一日日为伍,我将他们一一记下,便觉得自己像一只虫子寻到了湿润的泥土,觉得这个世界是安稳的,也是可以忘记的。”
    黄永玉说:“在文学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乡思维。”故乡思维是什么?既是一个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村庄,也是一个野性的、世俗的、吵嚷的村庄;既是乡村生活中惯常的丧事、分家、走亲戚,也是风中摇曳的玉米、麦子、高粱,草丛中跳动的蛐蛐和蚂蚁。安宁以一个在场者的姿态,用她优美的文字,把我们遗忘的故乡一点点地挖掘出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她的这种写作,有时候会让我们忽视了作者的个体存在,而沉浸在属于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中。
    安宁作为一名年轻的女作家,回望乡村故土时候的注视角度与情感方式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坚硬感。她不躲藏不隐瞒,敢于直面村庄以及人性并不美好的一面,比如写家人、写自己、写闲人们,那些小小的情感、故事、矛盾甚至冲突,在一种冷静、客观,甚至可以说是锐利的笔调中,勾勒出乡村独有的景象。这种本色写作反而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另类的审美效果。
    她坦然地把底层农民的命运、浓郁的乡村气息与复杂的人情世故糅合在一起,用一种朴素自在的话语方式描绘着各种生活细节,有故事,有景象,有情感,有情绪。
    安宁以细微敏锐的洞察力,以幽默、自嘲与嬉笑的写作色调,捕捉到众生百态的欢颜愁容,树立了以乡村市井小民为主轴、“非英雄”式主角的创作典型。她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那些生活在底层,人生道路充满曲折、辛酸,却用乐观的心情和幽默的话语来化解苦闷的人。她为这些人物创造了一个新词:乡野闲人。
    “这些人有些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他们没有墓碑,甚至有的连坟墓亦被夷为平地;有些早已离开村庄,再也不曾回来。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连一粒微尘也不是。”她笔下的小人物或要饭的或修鞋的,或吹唢呐的或玩戏法的,在时代流转下如烟雾升起淡去,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可是,安宁却用无数个夜晚,慢慢挖掘出这些微尘在消失之前闪现出的光泽和温度。
    安宁的“乡村三部曲”,这种密集的写作,并没有让读者产生对乡村生活的审美疲劳,反而如楔子一样,进一步钉牢了人们久远的乡村印象,从而使那些渐渐淡去的生活在人们的记忆中愈加鲜活清晰。
    从小小的村庄到城市的迁徙过程中,种种的际遇,让安宁的人生纠集了太多的辛苦与矛盾。她自言,“就像我不喜欢自己的固执、倔强、悲观、焦虑与孤独,却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不可逃避的乡村生活。它们影响了我20多年,也必将延伸至一生的旅程。”而她始终以迎面而上的姿态挣扎其中。乡村三部曲,既是从乡村迁徙至城市、并且不会再返回乡村生活的一代人,向故乡的深情回望;更是作家安宁在无法扎下根去的城市孤独中,溯流而上,对生命源头的回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