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不能忘却的纪念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六十载记(2)

http://www.newdu.com 2018-01-22 中华读书报 齐浣心 参加讨论

    
    开展活动
    古籍小组成立后,工作有序、全面推进,在制订规划、培养人才、整理出版古籍图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绩。
    由小组成员郑振铎、翦伯赞和潘梓年担任召集人,主持文学、历史、哲学三个组分头起草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专家们从浩瀚的古籍中选出有价值的古籍项目,并列出拟采用的版本,1958年6月,《整理和出版古籍计划草案》完成,共计收入6791种古籍整理项目,其中文学部分3383种,历史部分2095种,哲学部分1313种。这个规划因为规模过于庞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古籍小组将其调整为《三至八年(1960—1967)整理和出版古籍的重点规划》(草案),“三至八年”规划草案共有500种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分为“干部和学生读物”、“科学研究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参考书”两部分,面向着两类不同的读者群,这个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规划的制订,对摸清我国保存的古籍家底、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整理出版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部规划虽然因为项目过多没有得到全部落实,但因其搜罗完备,并列出详细版本,在颁布多年后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部规划,因为明确了读者群,所收古籍项目更有针对性,且规模适中,在实施过程中完成率较高。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成立之初,将培养古籍整理出版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古籍人才严重不足,这制约了我国古籍出版事业的发展,系统培训专业人才很快被古籍小组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59年3月,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第二次会议上,正式决定委请北京大学开设古典文献专业,为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培养专门人才,专业学制5年,毕业生优先输入到中华书局工作。同年9月,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开始招生,古籍小组成员齐燕铭、吴晗、金灿然等,中华书局的编辑宋云彬等人都多次到北京大学为古典文献专业学生进行授课、座谈。1964年,第一批古典文献专业的学生毕业,为专业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输送人才11人,到1968年,共有三十余位古典文献专业学生毕业分配到中华书局。
    发展历程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从1958年至1966年,具体开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随着“文革”的爆发,古籍小组工作陷入停顿。直到1981年,古籍出版工作才再次迎来转机,这一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明确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以此为契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新组建,12月10日,《关于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通知》发布,明确了古籍小组组长为李一氓,副组长为周林、王子野,小组成员共53人。1982年3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制订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
    此后,古籍小组先后隶属于国务院、文化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现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小组组长由李一氓、匡亚明、陈岂之、于友先、石宗源、龙新民、柳斌杰等人担任,小组成员、顾问也经过了若干次调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名称也转变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在古籍小组的发展历程中,齐燕铭和金灿然的名字是不能忘记的,他们有着开创之功,不计名不计利,为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值此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六十周年、齐燕铭去世四十周年、金灿然诞生一百〇五年之际,仅以此文向他们致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