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王富蓉:我国古人的礼貌性称谓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山西日报 王富蓉 参加讨论

    重温古人的礼貌称谓,对清除当下的“语言垃圾”,增强文明礼貌和建设精神文明大有裨益
    敬称,是古人用对方的官职、身份、名字以及美德方面专门性的词语所表示的尊敬,男性一般多用“君”“子”“公”“先生”“夫子”“卿”等敬词。
    “君”,本是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后引申为对一般有地位的人的敬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这是妻子对丈夫邹忌的敬称。有时,君对臣讲话,为了表示亲近也用“君”来敬称。如《鸿门宴》:“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子”,是男子的表敬美称。如《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公”,作为对尊长或平辈的敬称,是由周代分封诸侯(公、侯、伯、子、男)的头一等诸侯而引申来的。如《鸿门宴》:“公为我献之。”
    “先生”,本义是“父兄”。引申为“老师”,后来用作对人的敬称。如《吕氏春秋·孟纪》:“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
    “夫子”,本义是对大夫以上官吏的敬称,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如《中山狼传》:“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