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化自信六个“更”的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文艺报 newdu 参加讨论

    马克思说得好,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说服人的最好形式何在呢?那就是文化的形式。在构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文艺家与群众文化工作者既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也拥有特殊而广阔的创造空间,必定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文化自信六个“更”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文化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思考,在这些思考中,“文化自信”的思想特别重要。2015年11月,在会见“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里完整提出了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而且明确其关系是“3+1”,而不是简单并列。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然后,在“七一讲话”中说到,“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至此,文化自信的意义,在前面所提三个“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个“更”,四个自信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关系,需要深入学习和领悟。
    学习与领会文化自信思想,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六个“更”? 弄清了这个问题,文化自信对其他三个自信的特殊关系也就能够理解了。所谓六个“更”,也就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表述,把这六个“更”稍微梳理一下,可以看出其意思是从时间与空间的定位,一方面是时间的长久性,另一方面则是空间的广泛性,这是基于文化与人之关系而提出的,是对文化具有长久而广泛影响人的特征的承认,从而确认文化自信是更重要的一种自信。在文化学研究中,这一特性是公认的,如雅各布·布克哈特就认为,“文化的许多因素并不为人所感觉到,因为它们是从某个以往民族那里传承到人类共同血液中的。我们应当时刻意识到,这种无意识的文化成果的积累不仅发生在每个民族中,也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这里,既有对其历史传承性的确认,也有对空间广泛性的确认。
    文化自信六个“更”的时间意义
    首先,六个“更”中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揭示了文化在时间上对人的长久性影响,是由文化的代际传承性所决定的。
    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存在的一个概念,人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进化并形成的,改造的成果及其过程就被称为文化。从词源学来看,西方的文化概念可溯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Culture)一词的语言形式是Cultura,来自拉丁语Colere,意思是耕耘、培植。因此,在德语、英语、法语中,“文化”一词都兼有培植、栽种之意。在远古时代,由于农耕活动受自然的限制大,人们不懂得自然现象的奥秘,只好当作神的意志来对待,为了农事的顺利,通过祭祀活动向神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样,“文化”这个词与巫术宗教也密切相关。而在汉字中,与文化意义最相近的是艺术,而艺字的象形字正是表示一个人跪着种庄稼,《说文》解为:“藝,种也。”
    尽管耕耘、培植的结果是地面上长出了植物,与自然过程相仿,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人的行为结果。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特殊的类存在物即人类。马克思将人类生产的历史和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称为“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即让人意识到人之伟大、杰出。
    由此,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提及,有西方学者将文化解释为:文化是由解决问题的传统方法构成的,所谓“解决问题的传统方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反应形式”。在一种文化中,大家都接受这些反应形式,因为它们在实际生活中行之有效,因此,文化是由学习得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构成的。显然,对人类来说,首要和最初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产实践——文化之源头。
    如果说,被改造的自然可称为广义的文化,那么,所谓“直观自身”的活动就是狭义的文化了。这种最早的狭义文化活动,肯定要早于文字的形成,因为当时并没有传播载体,那么它是如何延续下来的呢?那就是依靠传承,即口头的和手把手的方式,让下一代在被改造的对象世界(工具、开垦出来的土地)面前知道如何进行这种最早的文化活动。这样一种传承方式,当然能够适应于任何人,产生近乎遗传一样的本能。
    美国学者罗斯玛丽·列维·朱姆沃尔特在引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中的论断“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是一种几近一贯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时,就补充说,“口头传承便是文化的一种手段,它反映了这种模式化的过程”。另一位学者弗雷德里克·巴特利特在《回忆》中考证了,在非洲不识字的人对低水平的“死记硬背的再现”有特殊的能力。这种社会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内在记忆来传播文化,来在代际之间传递知识和习俗。但是,他们并不以完整的形式记住每件事情,也就是说,不会一字不差地熟记它们。他说自己认识的很多人根本不能连贯地叙述葬礼或成年仪式的复杂程序。但当这些仪式真的开始时,一个活动就会引导着另一个活动,直到一切都被完成,一个人的回忆将帮助另一个人。
    由于早期文化起源于人的进化,并仅仅依靠口头与手把手就能够长久传承,这就奠定了文化的长期积淀性质。到文字产生以后,文化传承的方式更是有了新的载体,其延续性更是不容置疑。特别在中华文化中,汉字是惟一由远古存活至今能够走入数据时代的起源文字,其使用时间迄今至少已超过3300年,汉字还是惟一不需解谜的起源文字,使用人口最多,印刷书籍也最多,也就是说,汉字这一文化形式成功地长期负载了特定的文化理念。应该说,文化自信之所以具有时间上的基本性、持久性、深沉性,理由就在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