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别让焦虑遮蔽童趣,童书不是速成指南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许旸 参加讨论

    孩子坐不住,什么书能“对症”帮助集中注意力?小朋友不喜欢数学,读什么能让他对数字开窍?童书出版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的当下,庞大需求背后又有多少渴求与焦虑蔓延至家长心头,背负过多的成长焦虑会否遮蔽了童心童趣?今天开幕的2017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作为业内风向标,既是折射国内0-16岁少儿阅读领域发展的生动镜像,也是促成出版界、教育界和家长思考青少年培养的重要平台。
    正如有童书作家和书评人所言,对于指点迷津式图书的渴求刚需在加速释放,一方面,许多人认识到童书阅读在成长中的分量,另一方面,一些成人仅将童书窄化成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标准化“问答指南”。而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单一心态,往往容易“毁”了一本好书的审美与想象空间,也切断了孩童在阅读中收获的乐趣。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过:“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当我们的视野里不乏来自全世界的浩瀚童书时,如何选择并读懂其间风景,这成为进阶式阅读命题。
    功利阅读,会堵住感知多元世界的“秘密通道”
    关注了不下十个童书类公众号、在绘本交流群里与其他父母聊热门书单、参与儿童文学作家讲座取经……已成为不少家庭亲子阅读生活的缩影。但有学者观察到,一些家长更关心从书架取下的童书,是不是“高效”解决孩子的相应需求,或能否快速提高孩子的某一项学习或生活能力;有的出版机构干脆在图书腰封上醒目标明此书“功效”,比如突破孩子饮食、睡眠障碍,或是达到情绪管理、社交培养等目标。
    的确,阅读有它实用的一面,譬如帮助认字、教会生活本领和科学常识等。但区别于成人,儿童面对图书时更多展现出的是游戏性和模仿性。如果只关注童书是否“高效”灌输知识点,往往容易忽略阅读一则故事、一段美文、一幅插图给孩子带来的感受,而这或许对性格养成更有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