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乡村振兴,期待文学“在场”(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光明日报 杨立元 参加讨论

    要用文学作品诗意地书写“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涌现的中国故事。“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描绘了美好的图景,但推进过程则需要多方的努力。文学要生动再现“乡村振兴战略”光辉历程,诗意表现“三农”事业的理想前景,用作品引领时代,用文化创造美好,创作出“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的“真正美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初期,《乡场上》《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陈奂生包产》等作品对农村改革进程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展现,成为农村改革的强大助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将欣慰地看到在农村发生的历史巨变:传统意义的农民和农业正在减少和消失,新一代的农民、现代化的农业和美丽乡村正在步入我们的视野。目前,我们的一些作家已经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书写的过程中。如在燕山腹地的上庄村出现了一个诗人群体,他们不仅用诗歌诗化了山村,也用自己创造的财富美化了山村;不仅使上庄成为“诗上庄”,也成为“美上庄”,是河北乃至全国的最美乡村。这里不仅充满天籁之美、人性之美,也充满了诗性之美、富庶之美。同样,关仁山的《金谷银山》不仅对当下的农业进行了深度描绘,还以前瞻性的眼光对中国农业“金谷银山”的愿景进行了诗意呈现。在新时代,作家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对农村新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诗化能力,叙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历程,表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革命的壮丽景观。
    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蕴的新一代农民形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政策的引领,更需要广大乡镇干部,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村干部们,带头去实践,“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不仅需要他们苦干实干的作风,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用现代化农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立体农业生产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开发,开拓出现代化农业的广阔天地。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平凡“英雄”。文学作品要尽情展示这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时代特征:富于理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崇尚科学,追求文明;既有在市场经济风浪中弄潮的胆魄,又具备适应时代进步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好的作品,要着力写出这些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深邃的社会历史意蕴,使之具有典型的生命意义和美学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壮阔征程,铺展了“三农”事业的美好蓝图。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作家要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具有宏大格局和史诗风范的新《创业史》,在新时代美好的蓝图上添上壮丽的一笔。
    (作者:杨立元,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唐山师范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