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一些主题必然这样涌来——马勒在阿特湖畔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曹利群 参加讨论

    奥地利斯坦因巴赫位于阿特湖西岸,1893年至1896年夏天,作曲家马勒在这里度过,并创作了第三交响曲。这间马勒小屋从来没有喧嚣过,也从来不乏真心的瞻仰者。就像马勒墓碑的墓志铭所写的那样:前来探访我的人知道我是谁,其他人也就不需要知道了。
    早上大雾,莫扎特娘家所在的圣沃尔夫冈湖,导游和司机疑惑地看着我。上午要去的马勒作曲小屋,就在斯坦因巴赫边上的阿特湖(Attersee)。“司机说奥地利叫斯坦因巴赫的小镇有好多,他不知道该怎么走”。今夏我带队的2017奥地利音乐之旅一直都很顺利,不想在这里卡了壳。也难怪,司机虽是东欧人,对奥地利的路还算熟悉,但行程上的马勒小屋他从来没有去过。好在我事先有准备,连忙打开手机,找出来之前拍好的地图给他们看。司机终于辨明了方向。一路上的雨越来越密集,早上还是浓雾弥漫的湖区,此时增添了些许烦扰。如果到时候雨仍然下个不停,作曲家的小屋也会让旅行者们兴味索然。
    车行一小时左右,司机看看地形,停下车说到了。窗外的雨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车上的人懒洋洋得不想动。我拉着一个年轻人下了车,作为探路者先行向湖边走去。斯坦因巴赫位于阿特湖西岸,1893年至1896年夏天,作曲家马勒在这里度过,并创作了第三交响曲。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买的第一张马勒交响曲的唱片,说明书的封面,用的就是阿特湖边的马勒小屋:林木葱郁的湖边,蔚蓝色的湖水为葱绿的山林环绕。那时我就在想,这样的地方就是上苍赐给作曲家的,讴歌大自然的音乐如何能闷在喧闹的市井去完成?我们冒着密集的小雨快速朝湖边走去。没有走多远,就看到了一棵树上有马勒小屋的指示牌。从指示牌的大树向右一转,作曲小屋就在前边五十米不到的样子。微风摇曳,时而有树叶挡住我的视线。终于见到马勒的第一间作曲小屋,这让我兴奋不已。
    作曲小屋就在面前,真真切切。四面看,小屋建在一块突出湖面的土坡上,立定远望,湖面开阔,水波荡漾,只是不见了当年小屋周围的那几棵树木。到了门前,忽然发现门被一把大锁紧紧锁住。一个旅行团的成员说,在外边看看就行了。我说来都来了,必须要进去,有锁就有钥匙。行前我做了功课,知道湖边有个弗廷格尔旅店,当年马勒一家就住在这里,如今,钥匙就在店主人手里。我们顺利拿到钥匙返回小屋前,骤雨初歇,天光大亮。推开门的一刹那,马勒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悄然响起,雄浑的圆号和鼓声把我们召回到历史的从前,转头望着窗外,微风掠过湖面,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马勒把这首作品称为“夏日的清梦”。
    屋内陈设极为简单,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架钢琴和一个壁炉不到十米的小房子,四周贴满了复印的图片和文字。自马勒1896年离开之后,这间“小屋”先后被用作洗衣房、浴室、屠宰屋、厕所、工具间,除了四周的那几棵树被砍伐之外,其他一切完好不差地保留了下来。1893年至1896年的夏天,马勒与两个妹妹尤丝汀娜、爱玛,弟弟奥托,红颜知己娜塔莉·鲍尔·莱希纳分别住在弗廷格尔旅店的四个房间(我们曾协商店主人要去二楼看看当年的陈设,但没有得到允许)。莱希纳不厌其烦地记下马勒每日创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两个妹妹负责照料马勒的生活起居。为了保证创作环境不被打扰,姐妹俩竖起稻草人以驱赶鸟儿,用糖果打发小孩子远离,就连那些挂着铃铛的牲口也不能靠前。就此,马勒展开了他踌躇满志的夏日作曲计划,像一个清教徒一样刻板地按照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工作。他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独自走到小屋,埋头作曲直到中午。午餐只有少量的食物,且不饮酒。有时高兴了也与大家一道午餐,席间谈笑风生。饭后的一支雪茄烟是少不了的,尤丝汀娜只需看一下哥哥的表情就知道创作是否顺利。下午马勒例行休息,多半时间和妹妹们一起散步、爬山,或者骑自行车漫游在乡间。马勒也不时去拜访夏季在湖区的巴德伊舍小镇度假的勃拉姆斯。虽然作曲理念不同,但马勒喜欢这个老头。1896年,在给安娜·弥尔顿堡的信中马勒写道,“他(指勃拉姆斯)是一棵多节疤的粗壮的树,但结有成熟甜蜜的果实。去见这样一棵叶茂枝繁的树是一种喜悦。当然,我们并不十分相投,只是很好地保持着友谊。”对于勃拉姆斯那种德意志式的缜密的音乐逻辑大厦而言,马勒更以为音乐是包罗万象的,为此他长时间地静寂孤绝,沉浸于自我的内心,以期把心之所想目之所及统统写进他的音乐。此时凭窗远望,叠翠群峦,流云高天,想象着马勒步行或爬山经过的地方,仿佛感受到阿尔卑斯山钟灵毓秀的群峰的召唤。
    闭上眼睛,任凭思绪飞扬,似乎马勒此刻就坐在钢琴前,酒神与牧神渐渐在他的心中汇合,第三交响曲的三大源泉——自然、神灵与人终于汇聚于马勒的内心,对于马勒来说,大自然是他的后方,所有人性的东西都诞生在大自然里。他从那里获得能量就像安泰接触大地母亲一样。1895年的夏天,马勒就已预期了新作品的成功,他邀请弟子布鲁诺·瓦尔特从汉堡来阿特湖畅谈。瓦尔特乘船经阿特湖抵达斯坦因巴赫,在码头上受到了马勒的欢迎。瓦尔特举目四望,从湖面一直扫视到山巅。马勒连忙说:“您不必再多看了,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被写进了我的乐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