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不能被忽视的艺术作品的空间际遇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汇报 傅军 参加讨论

    近日,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于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拉开帷幕,令人们看到东岸滨江老地标“改头换面”,转型成公共艺术空间。(cfp)
    来自希腊帕台农神庙的精美雕塑,究竟更应该陈列在拥有最佳保存条件的博物馆里,还是静静地伫立于“原境”任其风吹日晒?多少年来,人们众说纷纭。由此,牵引出一系列话题:艺术作品应该如何面对它们所处的场域、情境?场域、情境又赋予艺术作品怎样的感染力?这些正是本期“艺术”版两篇文章的聚焦点。
    一一一编者的话
    近日,随着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开幕,艺术与空间的关系这一话题再度令人咀嚼,引发热议。
    人们该如何理解失去情境对应性的艺术品
    博物馆、美术馆热衷于采用“还原型”布展方式,通过“复原”艺术品的历史场景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实现人与物合二为一的时光之旅。
    艺术自它诞生那天起,就与场域的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人类早期的洞穴壁画,诸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受伤的野牛》,还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以及遍布欧洲各地教堂里的湿壁画、油画与雕塑,都与周边的建筑、环境、空间等紧密相关、天然相连,有的甚至直接附着于建筑之上。中外艺术史上,很多经典之作的外观和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得以实现的那个空间构型和场所特色,比如中国的四大石窟,比如西方教堂内的天顶画。
    然而今天,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时,实际上这些艺术品早已经剥离了其产生的创作环境和历史情境,完全被悬置孤立了起来。失去了情境的对应性,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些艺术品?现在博物馆、美术馆的通用做法大都采用“还原型”的布展方式,力图通过“复原”艺术品的历史场景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实现人与物合二为一的时光之旅。当然,这里所谓的“复原”场景,其实远非对历史的真实还原,而只是策展人以象征某一时代的某一具体场景,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观赏氛围,试图借助场景化的提示,调动每位观众的想象力和认知经验,去理解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艺术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