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中国电影人努力扛起社会担当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日报 聂宽冕 参加讨论

    上周,中国电影“双喜临门”,一是全年总票房突破500亿元,二是大陆一批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闪耀台湾金马奖。如果说前者是“面子”,那么,后者就是不折不扣的“里子”。这一下,面子和里子都有了。
    今年算是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大年”,从暑期档的《冈仁波齐》,到“九一八”当天上映的《二十二》,再到正在放映的《引爆者》《嘉年华》,不断在影市掀起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张扬、郭柯、常征和文晏这些人到中年的电影人,把目光更多投向了现实主义题材,扛起电影创作者的社会担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的一种幸运。或许正如文晏在解读《嘉年华》片名时所说,“我们身处一个嘉年华似的娱乐年代,但喧嚣之下,总有那么一群人,用更冷静的思考和更艺术的表达,不断提醒着中国电影的责任感。”
    视角放低 关注底层人物命运
    《嘉年华》透过两个不同年龄段、不同成长背景下女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女性青春成长的残酷故事,冷静但不乏力量,勇敢且保有暖意。在这部电影中,性侵案件只是一个载体,更重要的是呈现了社会在这样的事件发生之后的一种失职,以及这些女孩在逆境下如何去成长,怎样去面对。
    “该有的哭诉、禽兽都没有,从头到尾波澜不惊,难道我看了一部假的‘性侵’电影?”有观众这样说道。或许因为太过冷静克制,《嘉年华》上映5天,累计票房也不过1600万元,与6000万元的预期票房有一定差距。即便如此,导演文晏也不愿意把影片拍成一部“卖惨”的电影。她说,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是一种境遇的反映,“希望观众不只是简单地消费这些人物,而是能给予他们真正的关心。因为,这是身为旁观者的一种责任。”
    无独有偶,与《嘉年华》同天上映的,还有一部叫《引爆者》的电影。尽管在类型上更加商业化,但《引爆者》同样是一部关于小人物的现实主义电影,段奕宏饰演的爆破工人赵旭东在一次矿难中侥幸逃生,却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也被卷入漩涡中心。爆破工人赵旭东除投射了导演自身的感受外,在身份上也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在很多煤矿主眼中,这样的人命似草芥,如浮萍无根,如困兽犹斗,现实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到了电影里,导演常征给了他们智慧和斗志,也给了他们尊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