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茶馆、成都有茶馆,北京有人艺、四川有人艺,北京人艺有京韵、四川人艺有川腔。最近,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用排练演出川话版《茶馆》的方式,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同一个故事,四川人艺以相同的艺术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传承舞台经典,塑造人物形象,鞭笞旧时代的丑恶。如果说北京人艺的《茶馆》是京韵经典,那么四川人艺的《茶馆》则是川味佳品;北京人艺的《茶馆》精致,四川人艺的《茶馆》新颖;北京人艺的《茶馆》像陈年老酒,质朴醇厚,四川人艺的《茶馆》则如蜀绣新锦,气派时尚。 本着“向经典致敬”的严谨态度,四川人艺的川话版《茶馆》在内容上秉承北京人艺版《茶馆》,但表达形式、艺术风格却完全不同,大胆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和浓郁的四川特色,韵味改了,精髓不改,取得了入微处全场落针可闻、动情处观众掌声雷动的剧场效果。 全剧用对比的艺术手段蕴含和传达哲理,是川话版《茶馆》给人印象最深的艺术特色,新和旧、白和红、抑和扬等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表达,贯穿全剧而又不露痕迹。 从所表现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主题看,全场三幕剧先后表现了戊戌变法、军阀割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3个不同历史时段下的众生相。在民不聊生的旧时代,无论是逆来顺受的王掌柜、实业救国的秦二爷,还是善良刚直的常四爷,都无法摆脱和改变受盘剥受欺凌的个人命运。与这3个人物命运相关联的戏剧事件和冲突,在全剧中的表现手段都是压抑的,横在天幕上的“寿衣店”及满场纷飞的自祭纸钱等舞美全是白色的、无力的。当结尾处铿锵有力的《团结就是力量》歌声唱起,代表时代进步力量的学生举着“反饥饿反内战”标语、迈着坚定步伐出场时,全新的、昂扬的、红色的表现手段为全场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全剧主题思想在新与旧、白与红、抑与扬的强烈对比中得到艺术而审美的表达。 相对于北京人艺版《茶馆》,四川人艺川话版《茶馆》的舞美有新的创造,次第起伏的立体舞台呈现了从绣楼窗台到茶馆大门口的街道,再到茶馆大堂及去往茶馆后堂的过道等五度空间,气派而不失秩序感。更为难得的是创作者还在台沿的下方、舞台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后堂、厨房、公寓等想象时空,调动观众在演出进程中与演员一道创造出了更宽更广的舞台空间。 四川人艺的贾建立在剧中塑造的掌柜王利发朴实、鲜活,特别是第二幕中的表演,自然、亲切,把人物勉力支撑茶馆的无可奈何表现得很到位。王跃进塑造的刘麻子也很有个性。 四川曲艺名家张徐在幕间加入的四川金钱板演唱,充分展示了四川曲艺的幽默和谐趣,其“首演”的《张飞买锅盔》一段,黑白韵唱词悦耳动听又充满民间智慧,为该剧增添了四川特色。有人认为,这一段虽然有趣,但有些游离于剧情,如能创作一段与剧情相关或者与该剧所表现的时代相关的讽刺性唱段,则更为贴切。 重现经典的目的不仅仅是向经典致敬,而是要成为走不同创作路径、以不同艺术风格达到同样艺术高度、成就又一出艺术经典的再创造的目的。川话版《茶馆》以不同风格来演绎同一出经典,无疑是成功的,也是值得赞赏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