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西伯利亚考古学的滥觞(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光明日报 王鹏 参加讨论

    
    Ⅲ
    彼得一世与俄罗斯考古学形成直接相关的另一项举措,是组织了俄罗斯首次对西伯利亚的科学考察活动。考察在Д.Г.梅塞施密特的领导下进行,在8年的时间里(1719~1727),从乌拉尔到贝加尔,从萨彦山脉到远东地区,考察队行程数千公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以及历史学和民族学材料。其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是,1722年1月6日,梅塞施密特在当地哥萨克人的帮助下,发掘了一座高耸的冢墓。这被认为是西伯利亚考古史上第一次不以寻宝为目的的考古发掘——虽然这次发掘没能留下任何的档案资料。
    除此之外,中途被吸纳入考察队的瑞典军官И.Ф.斯特拉伦别格(1676~1747)亦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他在返回瑞典后出版的专著中首次对西伯利亚考古材料进行了分类:墓葬、坟丘,文字符号、岩画,徽章,石碑。虽然这个分类不具科学性,但仍然是西伯利亚考古史上首次对考古材料的系统梳理。
    不仅如此,1725年彼得一世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组建了俄罗斯科学院,从此西伯利亚的科学考察活动都由该学院主导。俄罗斯科学院对西伯利亚的大规模考察,主要集中在18世纪,其中1733年到1743年的考察在西伯利亚考古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考察在В.И.别林格(1681~1741)的领导下进行,吸纳了500多名成员,共历时10年。其计划是:考察自奥涅加湾到楚科齐海的北冰洋沿岸以及堪察加半岛与北美洲之间的海域;全面研究西伯利亚的地理与历史。作为考察队的主要成员,Г.Ф.米勒(1705~1783)搜集了大量的历史学和民族学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完成《西伯利亚史》一书,首次根据外部形态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分类。米勒还尝试对一些古代遗存进行科学的解释,比如他认为墓葬中出现的马骨“证明了在现今一些东方民族中仍然盛行的某种信仰”,“墓葬随葬品丰富,说明死者身前具有较高的社会阶层,并拥有巨量财富”。更为重要的是,鉴于叶尼塞河上游一些墓葬中的刀、短剑、箭头均由铜制成,而非更加适合的铁,米勒睿智地指出:“埋葬这些墓葬的人尚不知使用铁器,故而此种墓葬要比其他墓葬更加古老”。米勒根据随葬品的质地对叶尼塞古墓年代的判断,无疑是丹麦人汤姆森(1788~1865)于1836年首次提出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说”的先声。
    巧合的是,继米勒之后,А.Н.拉季谢夫(1749~1802)于1811年出版了《西伯利亚札记》。他在书中指出,叶尼塞及其支流地区的一些古墓,是由已经知晓铜器和银器的民族建造,而比其更加古老的是“发现于河边的具有斧子和刀子之用的坚硬且锋利的石头”。如果说米勒率先提出了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二期说”,那么拉季谢夫提出的则是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二期说”,正好与前者衔接。应该承认,二人所作的仅是对古代遗存相对年代的经验性判断,而远非明确的古史分期理论。但他们互为补充,共同完善了人们对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阶段的认识。
    纵观以上历史,可以说在18世纪及以前,西伯利亚考古尚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人们对西伯利亚古迹、古物的研究亦不系统和深入。但是,从第一部文物保护条令到第一次不以挖宝为目的的考古发掘,从对考古材料的系统梳理到对古代遗存的科学解释,西伯利亚考古学已经如此这般地一步步、缓缓地萌芽了。到下一个阶段,即从19世纪开始,西伯利亚考古学遍地开花,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变:西伯利亚考古学兴起了。
    (作者:王鹏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本文图片均为西伯利亚宝藏,作者供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