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文明的侵蚀》 [美]戴维·R.蒙哥马利著 陆小璇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泥土,是地球岩石圈浅浅的一层,从未被地质学家正儿八经地关注过。《泥土:文明的侵蚀》作者蒙哥马利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主业是研究地质学,但他年轻时就敏锐地意识到:从事地质学研究,如果忽略了对泥土的关注,显然是不全面的。 《泥土:文明的侵蚀》由“古老的优质泥土”“地球的表皮”“生命之河”“帝国的坟墓”四个篇章组成,作者将地球表层土壤作为考察对象,以宏大的视角、动情的笔触,借助丰富的考古与历史资料,叙述了土壤与人类社会之间上万年的关系变迁。作者忧虑地指出,看似不起眼的土壤,可能成为决定文明盛衰的关键。从作为文明源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到工业时代的美国西部;从欧亚大陆腹地的俄罗斯草原,到南太平洋与世隔绝的狭小海岛,过往的众多文明,因土壤侵蚀而衰落的真实案例,连接起了过去与当下的历史,从而提出警示,若不采取可持续性的土壤保护策略,现代农业社会将面临沉痛的生态灾难。 作者在“前言”中指出:“那些滥用土地资源的古代文明,最终为其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贫瘠风化的土地能摧毁文明,留下一片衰败的遗迹和穷苦的后代。”我们对待土地的态度,决定了土地对待我们的方式及其时间维度。作者提出,农业活动造就文明,但在文明的兴起、发展和蔓延的同时,是否也通过更长期的土壤退化及流失过程,播下了引发社会衰落的种子?历史之兴废,与战争、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紧密相关,可最终导致社会崩溃的,却是土地的健康状况。试想,当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无法养活众多人口时,文明也就无从谈起。 “当今的人类行为,正在全球范围内毫无节制地消耗土壤。”这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立论。在过去5亿年里,植物的进化和生命的兴盛,促使土壤的形成,也孕育了更多、更大的植物。这些植物作为食物,进一步促成更为复杂的动物群落的出现。生物与土壤,一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导致土壤受到侵蚀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要素的。 一是自然的要素。例如山地疏松的土壤被雨水冲刷而脱落。 二是人为的影响。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大量化学药品、工业废水和固体物与土壤“亲密接触”,必然伤害土地原本的免疫系统。尤其是现代农业生产对于土壤的伤害,最值得引起重视。氮、磷、钾化肥和杀虫剂在农业种植中广泛使用,其目的是提升产量、养活更多的人口,满足人类更多的物质需求,但与此同时,这些化学肥料和药剂破坏了土壤自身的营养系统,久而久之,土壤出现了各种“慢性病”。在此情况下,农业活动中不得不升级化学肥料和药剂替代品,以增补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产量。如此往复循环中,土壤中的天然养分丧失殆尽。可怕的是,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持续使用化学肥料,农作物也会随之“生病”,人类的健康问题将继而爆发。 更重要的是,没有自身“造血”能力的土壤,久而久之就会板结、退化,直至成为不毛之地。人类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好种植、肥料、土壤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类、文明和土地可能是三败俱伤。 作者认为,目前应重新思考传统农业中的智慧,寻找人与土地和谐相处的方法。他提出,首先要充分意识到,土壤不只是用来种植植物的培养基质,它还是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动植物所得以生存和繁荣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中应将土壤视为最根本的生态修复基础,而非迫使土壤适应人类的技术;另一方面,必须正视“化肥和杀虫剂的应用使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这一事实。人类对于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的过度依赖,毒化了我们的食物链。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重建和修复农业土壤,已成生态治理的当务之急。从公众投资角度看,应支持那些努力配合而非对抗土壤生态系统的行动。对于新的农业实践,作者以“粗线条”方式尝试提供答案,如减少对那些造成土壤侵蚀的常规农业补贴,推广既能固碳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含量的方式方法等。 土壤的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文明的延续,还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土壤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矿产资源保护、森林草地保护等一样,考验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治理智慧和能力。人类唯有友善地对待泥土,人类创造的文明才能延绵。反之,人类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