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中国书店情缘(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袁新雨 参加讨论

    3
    从海外购回民间孤本出版发行
    在中国书店工作,不光要有个好眼光,也得有膀子好体力。于华刚想起当年他和马春怀师傅去北京大学送书的情形。当时的北京自然没有现在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过了动物园就都是农田”,于华刚便跟马师傅一道,带着干粮和水,骑着自行车、驮着捆扎好的书去北大送货。后来,于华刚通过业务考试成了部门经理,接待过许多专家学者,也接待过许多院校、单位。1984年他晋升为区店经理,1985年前后,于华刚和同事们开始通过邮包的形式向台湾学者出售一些文学、历史、艺术类书籍,在积极拓展传统文化典籍的海外市场方面作出大胆的突破性尝试,这是中国书店第一次成规模地向台湾地区销售大陆文史图书,中国书店成为了两岸大规模图书销售的先行者,文化融化了两岸间的坚冰。
    1992年中韩建交,由于韩国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所以十分倾心中国书店的藏书。从这时起,中国书店开始筹划建立中国书店汉城分店,为分店配书,并指导当地员工将所售图书录入销售系统、上架。于华刚成了第一个把中国书店的图书卖到韩国的人。谈起这事,于华刚还分享了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一般旅客都是提前订好了机票再拿着护照去机场值机、候机。于华刚则经常为了业务在下班之后赶到机场“候票”。“飞机停止登机以后,如果有客人没有登机或者还有空座位,再给我办理登机。”于华刚解释说。
    2004年,于华刚开始担任中国书店总经理。上任伊始,他主持将店堂改造为明清风格外观,并关闭了中国书店的古籍藏品库,开始实行计算机化管理,将库中的古籍登记造册、录入系统。于华刚说:“其实古籍的流通很慢,这本卖出去了,同样的价钱可就买不回来了。”不卖善本不意味着里面的内容从此“与世隔绝”,相反,于华刚有“高招”帮助古籍内容更好地流传:把善本甚至是孤本进行整理,然后出版。自2006年于华刚开始兼任中国书店出版社社长,他更是用自己的高招帮助出版社扭亏为盈,一度年利润超800万。
    这种做法的效果在《敬胜斋法帖》(清代乾隆皇帝亲旨刊刻的著名丛帖,存量极为稀少)的海外收购、整理出版上有充分的体现。于华刚非常喜欢《敬胜斋法帖》。在日本购回这套书之后便爱不释手,把原书放到双肩背包里亲自背回饭店。回到北京后,同事告诉于华刚,有藏家表示,不管当时购价是多少,都加价50万,希望购得这套法帖,但于华刚拒绝了。于华刚将这套共有40本珍贵底本的法帖采用多种形式影印出版。既采用乌金亮拓本的形式(御墨精拓,墨色如漆,墨光如镜)原貌出版了经折装,又为了普及大众影印出版了精装本,于华刚还从中辑出了《乾隆御制诗文法帖》以及8种碑帖,诗文边做了释文,铅字排印,便于习惯简体字的年轻读者阅读也给书法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提供了方便。这种以一化百、化千的出版方式,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取得了经济效益。
    同样的方法还应用在《百花诗笺谱》上,此书是清代画家张兆祥所绘,每幅绘有各种花卉,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画面布局又不乏求同存异之妙,单枝或多枝,走向与伸展富于变化。于华刚主导印刷了线装本的《百花诗笺谱》原书,不用四色彩印机印刷,而是使用单色机多次印刷——每一页上有几种颜色就印几遍,使画谱画面更加鲜活,提高了此书的收藏价值。之后,又请植物学家辨别每一页上花卉的品种,并安排编辑将描绘这种花卉的经典古诗词辑录在侧,由此出版了《新编百花诗笺谱》,进一步提高出版物的阅读价值。中国书店还制作了这本书的衍生品——同样印有精美花卉的记事本一套。
    元刊本的《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也是在于华刚的主导下在海外发现拿回国内出版的。这本书存世稀少。但中国书店出版采用宣纸原样影印,制作考究,发行的三百套为版本学、目录学、医药学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帮助,也满足了收藏爱好者的需求。就在几年前,于华刚还从民间搜求到一部木活字版的程甲本《红楼梦》,书品保持完好,版本价值突出,流传于世极少。中国书店依原样以线装影印的方式将此书重新刊行,并且根据市场需要,相继推出了精装本和平装本,为红学研究者提供了一部最接近于程甲本原貌的优秀影印本,惠及更多读者。
    于华刚认为,一部珍贵的古籍善本,如果被馆藏或者被收藏,那它很有可能从此与世隔绝,但是如果中国书店得到了这部书,不但能保护、留存,更能够弘扬书中承载的知识与文化。这几年,中国书店收购的原版书包括明版、清版书几十种,为古籍和文化的保存贡献了很大力量。
    诚然,一套孤本固然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但是如果能将其重新刊印,付梓出版,化一为百、为千,让其内容惠及更多读者,不但能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能让其他读者考证进而认识到孤本的文化价值。于华刚经常说自己是“儒商”,因为他是做买卖的商人,但是他卖的是书,不但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更肩负着文化使命。在于华刚身上,能够看到“50后”的使命感:他经常自然地说出“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这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却又永不过时的话语。几十年前,老师傅们就是这样教于华刚的;几十年后,于华刚也这样告诉他的员工和新一代的年轻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