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专业知识和待人接物都得学 1977年元旦后,于华刚开始在中国书店正式上班。当时中国书店在全国范围内销售记载各种机器设备型号、功能、使用手册的《机械产品样本》,于华刚就被分配在《机械产品样本》门市部,他站过柜台,学过算账,还要跟着老师傅去外地出差展销图书。从此,他也“解锁”了自己和中国书店的诸多“第一”。 1977年9月,于华刚第一次坐火车就坐了一个星期,到达此次出差的目的地:新疆。他也是中国书店历史上第一个去新疆展销的员工。在新疆办完展销后,于华刚向东到了陕西宝鸡,10月去西安,11月又抵达山东胶南。之后,为了到海洋油田办展销,于华刚第一次坐上了轮船,也第一次看见了大海。他清楚地记得油田工人告诉他,海上3层楼那么高的物件是钻井。 1978年,于华刚调到了中国书店的库房负责打包工作,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会儿的工资是每月17块钱,我拿了两年。”于华刚怕记者没有概念,还特意进行了比较,“那时一块北京牌的手表是120块钱。”库房打包用的都是细麻绳,虽然牢靠结实但却非常勒手,久而久之,于华刚的手上也磨出了茧子。于华刚摩挲着手上的茧子回忆着当时的情况。彼时出去送货都用130卡车,在卡车的“斗儿”里把书码好,再盖上苫布,用绳子在外固定,捆扎结实。于华刚就穿着再生布大衣,攥着绳子趴在130卡车上。如果路途遥远、运货又多的话,于华刚会和同事蜷坐在卡车斗的最后面。“坐在卡车尾巴那。真颠,我跟另外两个同事都吐了。”于华刚回忆着,虽然通过他的描述能想象到当年颠簸、艰苦的情境,但是语气里却听不出什么抱怨,反而多了几分诙谐和轻松。那时的中国书店并不对所有读者开放。上世纪70年代末期,有需求的读者要凭机关单位介绍信才能进入被称为“二门”的内院看旧书及部分出版物、参考资料。书店还设有专门的部门:专家、首长接待室。只有部级以上的领导、大学教授和相关专业人员才能进入,看书、查阅资料。 因为之前在外出展销《机械产品样本》的工作中勤快伶俐,在库房的时候又踏实肯干,于华刚于1980年被调到了专家、首长接待室。在这里,他既学到了古籍版本的知识,也养成了待人接物的规矩。那时于华刚不但要学习有关古籍的知识,还要掌握与此相关的历史知识,师父教他也不是一事一招,“而是教怎么查工具书,怎么查词典、字典、四角号码”。于华刚总结说,“师父教的是相应的方式方法。” 虽然年轻,但于华刚在工作中也有让师父颇为认可的表现。一次,于华刚和师父一起给上海图书馆换馆藏书,负责图书的查配、审核工作。于华刚正忙着核对中国书店专家给出的定价、书目,突然一册书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册书上有清末名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藏书章,于华刚马上翻看价目,发现这册书的定价是60元,觉得定价低了,便告诉师父雷梦水(中国书店老店员,古籍专家),师父看了看藏书章,琢磨了一下便道:“把改价本拿过来。”于华刚心里暖融融的,师父没有因为他年轻就轻视他,而是根据他的发现修改了专家组的定价。“我们肯定不能去跟负责定价的专家‘抬杠’。”于华刚说起这话,既像是复述当年的情景,又像是长辈在叮嘱晚辈。“按照现在的行情,如果有名人藏书章的价格要上浮30%,如果藏书的名人进行了批注,价格就要翻倍了。”于华刚接着说,“后来师父在定价本上给加了8块钱。”这种充满了穿越感的记忆让于华刚十分激动,37年后的今天谈起,仍然声情并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