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合伙人”为节目品质把关,把决定权交给观众 相较于前三季节目,第四季的《我为喜剧狂》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喜剧合伙人”。在前三季节目中,导师负责点评和指导,节目组则请来嘉宾与选手共同表演;而在第四季中,“导师”“军师”概念被“合伙人”概念取代,蔡明、潘长江、苗阜三位“喜剧合伙人”与选手的互动更加积极。他们不仅会帮助选手打磨剧本和演技,还会在总决赛阶段将亲自作为助演加入选手的表演行列,与选手一起面对观众的评判。 本季《我为喜剧狂》分为三个阶段,节目品质不断升级,挑战难度也层层提升。第一阶段成为“突围赛”,由选手自己创作作品并表演,由三位“喜剧合伙人”评价作品好坏,决定选手去留。而在第二阶段“淘汰赛”中,三位喜剧合伙人则会在后台对选手们一一精心指导,辅助他们打磨剧本,提升他们的作品水平。“淘汰赛”十分残酷,采用五进一的赛制,只有当场表现最好的选手可以进入总决赛。这就意味着选手们一定要拿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和最优秀的状态。除了获得观众的认可外,选手们不存在任何可以进入总决赛的办法。 《我为喜剧狂》真正把决定权交到了观众手上,谁去谁留完全看选手能否获得观众的认可。而喜剧合伙人则作为选手作品的“把关人”,负责选手的节目品质,更帮助选手在参与节目中获得成长。 秦臻谈及这样设计的原因时表示:“导师只是做旁观者的话,辅导程度和对选手的帮助程度是不够的,只有他们真正参与其中了,才能做艺术上的指导。第四季《我为喜剧狂》完成了明星和素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让老的喜剧工作者和新的喜剧从业者能够实现共赢。而且,三位老师可以帮助点评、拉票,但是不能决定最后的晋级成绩。我们想做到,不管是谁的作品,取胜还要靠老百姓认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