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阿雷基帕,马里奥·略萨的家(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陈河 参加讨论

    (二)
    略萨故居博物馆,一些与略萨有关的故事
    现在,我要去寻找略萨的故居博物馆。我很担心周末博物馆会像图书馆一样关门。但是我觉得就算是关门,我也得去一趟,以表示对这位前辈同行的尊敬。我问了几个出租车司机,他们都对能不能找到这个地方迟疑不决。后来找到一个自信满满的,就出发了。费了一番周折,在车辆如流建筑简陋的帕拉大街找到了略萨故居纪念馆。和我之前探访过的海明威、福克纳的故居不同,它不是一个庄园,只是临街的一个房子,像是商铺一样,现在装修一新,外墙是浅蓝色的。我进去之后,屋里有好些个工作人员,墙上挂满了略萨的图片。但是,工作人员全说西班牙语的,所有的资料和解说文字也全是西班牙语,没有英语,说明阿雷基帕人真的很文化自信。我和工作人员比画着,说要参观。他们大概以前从来没接待过中国人,很是迟疑。我看到有个参观券的价格,就直接掏钱给他们买票,怕他们不让参观。他们没收我的钱,但是让一个说西班牙语的当地人带我参观,用西班牙讲解。我觉得这样也不错,总比被拒之门外好得多。
    这个博物馆已经不像个故居,而是个展览馆。里面黑黑的,人进去后开了灯,首先便是一条电声模拟的小街。我看不懂解说的西班牙文字,也听不懂话。但我明白这里讲的是略萨出生在这里的事情。这一个展览馆,是按照略萨从出生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展示的。我后来读了略萨的回忆录《水中鱼》,基本明白了这里所看到的内容。略萨1936年出生在这一个屋子里。他的母亲娘家是个望族,西班牙后裔,外公当过秘鲁的大官。父亲也是一个西班牙后裔,纯白人,是个无线电报务员。在略萨出生之后,父亲就扔下妻儿出走,不知去向。外公带他和他母亲到了玻利维亚,以免在这个城市蒙羞。大概是十一岁的时候,略萨见到了父亲,第一眼的对视父子就显出敌对情绪。父亲后来一直对他有暴力行为,在他和胡丽亚姨妈同居之后,父亲甚至带着手枪要取他性命。父亲认为略萨被母亲家族教养得缺乏男性气概,在他十四岁时就送他进了军事学校。这段经历对略萨很有好处,让他早早接触到了严酷的社会,还早早开始了花天酒地,经常跑出去,到一个叫“绿房子”的妓院和妓女厮混。这些事情帮他后来写成了《城市与狗》和《绿房子》。
    略萨和哥伦比亚出生的马尔克斯一样,学生时期就梦想着当职业作家,但是在他们这样的小国家,靠写小说挣的稿费是根本不够生存的。所以他们都早早加入新闻行业当记者,为生存挣钱,这样就让他们早早接触了社会和政治。所以我们看到,拉美国家作家总是和政治贴得特别近。秘鲁特别是首都利马有很多中国侨民,几百年前就有了。利马街头有一种特色饭食叫chifa,其实就是秘鲁人做的中国饭菜,名字也就是中国话“吃饭”的声音。由于贫穷落后,秘鲁早年也受到中国革命的影响,共产主义思潮一度很流行。略萨在自传里写到自己曾迷醉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书,很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政党,经常在中国人的饭馆里讨论革命问题。他喜欢萨特的思想,人们给他外号勇敢的小萨特。但是,他的最终理想是当作家,而且知道,要成为大作家,必须到欧洲去。他在一次小说比赛中获奖,初次去了巴黎,并认定了这条路。
    若干年之后,他梦想成真,带着比他年长12岁的胡丽亚姨妈,前往了欧洲,一直生活在那边。慢慢地,他的名声大了,挣到足够的钱和名望,成为了世界级的大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