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学界打响文化扶贫攻坚战(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中华读书报 舒晋瑜 参加讨论

    “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著名作家梁衡一篇《何处是乡愁》,让更多的读者熟知了山西省霍州市霍山下的下马洼。
    下马洼是梁衡的故乡。在初中课本里已经使用了15年之久的《夏感》一文,就是描写这个小山村的夏收记忆。在梁衡的笔下,这方美丽的田园犹如一片隐藏于岁月深处的桃花源,读罢文章,“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古村意境浮现在眼前。
    2017年7月11日,在“中镇霍山·华夏州署”霍州市第九届文化旅游月的重要活动之——梁衡故乡·美丽霍州系列活动在下马洼村启动。当日,梁衡研究会辛置分会及霍州市辛置镇乡村文化记忆馆也正式揭牌。霍州市第九届文化旅游月开幕当天下午,“美丽乡村及乡愁文化研讨会”在霍州“梁衡研究会”召开。这是我国首个以乡愁为主题的文化研讨会。“旅游节期间举办乡愁研讨会,就是希望通过以会弘文,以文促旅的方式,更好地挖掘霍山文化、署衙文化、梁衡文化,继而推动霍州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霍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丽华说。
    近年来,霍州市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其是梁衡先生的名人效应,将文化元素融入到自然景观,逐步提升了霍州市文旅资源的吸引力和品位层次。
    “如果我的名字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你们就把梁衡这两个字揉碎融化,尽管去用!”梁衡说。
    郭思红说,其实,早在2005年,霍州市委(当时是县委)就起意成立梁衡研究会,希望宣传、研究、学习梁衡。梁衡一直没有答应。他考虑更多的是,办研究会能给县里、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此事一放就是十年。直到两年前,市里有关领导再次找到梁衡:你有60多篇文章入选教材,中学课本里有这么个人,增加家乡孩子们的自豪感,有什么不好?
    “家乡认为我的名字有用,能给地方带来实在的好处,我不反对。”梁衡说。精神的感召更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不要梁衡故居,不要树碑立传,就要为老百姓带来实惠,他的本意,是借此东风,一是促进教育,二是推动档案建设,三是推动乡村建设。梁衡研究会放在了霍州一中,还成立了梁衡文学社,组织若干场朗诵比赛,带动了梁衡研究。
    霍州市委书记崔山原等领导和梁衡有过多次深入的交流。最后的决定是,围绕传统村落文化、状元文化和梁衡文化,打造许村、贾村、下马洼特色文化小镇。突出文旅品牌,推进下马洼美丽乡村建设。
    “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被下马洼人民以最醒目的方式,书写在村口。
    “乡愁的核心是乡土文化、特色人文。我们的使命是:挖掘乡愁里的文化,留住有文化的乡愁。美丽乡村,就是文化加美景。有文化积累的乡村,即有乡愁的乡村才美丽,如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名人文化等。所以留住乡愁又和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地方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梁衡说。
    梁衡研究会的规模之大,搜集素材之全,放在北京都不落后。梁衡发现,自己所有作品入选教材的表格,发表的散文目录,都被搜集齐全贴在墙上。梁衡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当地的教育教学,促进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霍州档案局专门设立梁衡档案,收藏了梁衡第一篇发表在《光明日报》的稿子,收藏了梁衡父亲(霍州一中的第一任校长)档案。这是梁衡本人都意想不到的。
    “乡愁”就是地方文化。下马洼的建设是多方面的,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了开发下马洼,当地群众开发了联合公司,文化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目前,梁衡研究会有会员七千多,经常有外地游客和教师参观研究会,专程赶到下马洼看《夏感》。
    尽管是民间的组织,梁衡研究会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市委书记曾风趣地对郭思红说,市里有24个局,你就是第25局。不过,郭思红还是希望有固定的编制,使研究会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