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大致分为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大疆域,它们各有侧重又互为关联。前二者的学理性不言而喻,其“文体”相对稳定相对成熟。作为针对当下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发言的文学批评,因批评主体成员的广杂、批评对象的当下性,其文体问题就显得突出一些。时下对文学批评的某些不满,称某些批评不像批评,即包含对批评文体的困惑和质疑。 比如,过度阐释式批评。过度的“跨文本”分析,理论淹没了批评。新名词狂轰滥炸,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比如借此言彼式批评。借文学所涉及的社会现象,抛开文学之虚构、审美、语言艺术这些核心要素,对社会发言,其识见并未超出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哲学的既有成果。 这两种批评,看似学术性强学究气浓,其实言不及物,不及文学之物。 又比如个人感想式批评。眼里无大师,心中无经典,不顾及中外优秀文学之伟大遗产,仅凭个人好恶、个人的审美趣味品评创作现象,臧否作品高低,随意性很大,难有说服力。 上述诸种批评,显现在文体上的缺憾明显,或生涩难懂,或呆头呆脑,或不知轻重。 应该说,文学批评的文体问题早已有之,于今为甚。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文学研究界对批评文体轻慢已久。鲜有对批评理论包括文体理论的深入探究,以至于批评文体这一概念的含义含混不清。 其二,当下学术体制的限制。文学批评的主要力量在高等院校,重厚实的学术成果轻当下批评乃大学通病。许多文学批评文章发表在创作类报刊上,无引无注,字数有限,在高校不算“成果”,倍受轻视,使批评界疏于对文体的经营。 其三,文学批评队伍广杂,难以达成关于批评文体的共识。除大学的文学教授外,作协系统有专职评论家,新闻媒体、文学爱好者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力量。学院派重理论阐释,作协派重前沿跟踪,传媒专注于热点事件,文学爱好者喜表达个人喜好。批评文体亦是五花八门,差异很大。当下文学批评文体相对驳杂,因此,强化、重塑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十分必要。 (摘自《批评家的左手和右手》,刘川鄂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