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楚辞·九歌》:屈原宗教情结的诗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吴慧鋆 参加讨论

    其次,《楚辞·九歌》中人神交接的艰难是屈原求君不得的诗意映射。巫术祭祀的目的在于人神相通,使冥冥之中的神灵受到感动,获得欢欣,进而答应人类的恳求。但无数次祭祀后,人类依然不能掌握自然的规律,面对自然灾害时依然渺小无助,客观上显示了人神交接的无果。屈原将这种巨大的无奈在《楚辞·九歌》中表现出来,将人神交接模拟为“或以阴巫下阳神,或以阳主接阴鬼”人神相恋的情节。其痛苦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在百般乞求后,神灵终于降临,但相会转瞬即逝,徒留痛苦惆怅。《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云中君》的思而生愁,《东君》的思虑惆怅,《少司命》的凄然而别,都渲染了浓郁的悲凉忧凄之情。另一种是祭者费尽心神,神灵却久等未至,人神交接根本无法实现。《湘君》《湘夫人》二神因算错相会时间,苦恋对方望眼欲穿而相会无缘。《山鬼》中的主人公为悦己者容,满心欢喜,精心修饰,而心上人久等不来,只留山鬼独自在昏天黑地、凄风苦雨中绝望而泣。这正是屈原欲回郢都而不得,欲见君王而不能之悲怆心情的折射。
    最后,巫者的执着追求是屈原九死不悔精神的诗意象征。人神交接是如此艰难,但祭祀者仍执着追求,永不言弃,山鬼痴心不改的“不忘”之情与屈原忧国兴邦至死而不渝有精神上的互融。史载“屈原虽然放流,眷顾楚国,心系怀王,不忘欲返”,以“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的执着反复陈词,“魂一夕而九逝”,思君忧国之情志感人肺腑。其所体现的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格,成为我们民族顽强不息精神长河中的浪花,对后代文人产生了精神与文化实践的双重影响。
    在古代,宗教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们精神的避难所,提供了将个人情感融入集体意志的精神场所。屈原通过模拟祭祀仪式与过程来进入宗教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宗教情结与自我体验的结合。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指出:“他(指原始意象)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难,度过漫漫的长夜。”原始宗教意象使屈原获得一定的精神支撑,使自己从极度悲愤的情感边缘走了出来,进而对迷狂的非理性的原始祭祀进行了诗意升华,创作出中国古典文化在温柔敦厚之外独有的审美形象,成为文学史上一座别具魅力的艺术丰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楚辞文献的挖掘、整理与研究” (13&ZD11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欧美楚辞学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5CZW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