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有血有肉形神兼具的宁孝原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文学报 许大立 参加讨论


    王雨的长篇小说“重庆移民三部曲”最后一部《碑》,早已读完,却迟迟没有动笔写点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部小说到底要传递给我们一些怎样的信息。
    王雨少年从军,经历了多年奋斗终于成为医学界的高级专家,他给我的印象是不苟言笑缺少乐趣,严肃有余放松不足。可是后来接触多了,才发现他的精神世界在他的文学创作里。他那富有成果的超声医学研究,亦挡不住他对文学的追求,这也恰恰给他的生活创造出了另一番多彩的天地。
    《填四川》讲的是宁氏先祖宁徙奋斗人生的故事,描绘了三百多年前填川移民多舛的命运和开拓的艰辛。《开埠》说的是一百多年前重庆市场被西方殖民主义者强行打开前后,宁氏后代宁承忠所经历的屈辱和挣扎,反映了农耕经济向半殖民地经济演化中的斗争与矛盾、精神的混沌和蜕变。
    从《填四川》开始,王雨前期小说奉行的现实主义路子逐渐发生变化,他一度采用了章回小说的写法,有了传奇色彩,穿插了大量超越时空的人物和情节,想象力非凡,并为读者接受。《填四川》也好,《开埠》也罢,时空毕竟离我们太远,作者创作的想象空间也就足够大。可是到了《碑》的时代,有记载的文献资料汗牛充栋,有影响的文字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王雨这部小说就得倍加谨慎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冲撞历史。
    王雨很聪明,他有意绕开了历史的沟壑,并未去正面描写这座碑的产生过程,而是通过生活在这座碑周边的几个鲜活人物,演绎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中华民族在历史危亡时刻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作为“重庆移民三部曲”开山鼻祖宁徙的第N代传人宁孝原,王雨给他了一个军人的身份,这就为他的小说宏大场景埋下了伏笔。王雨把握住了宁孝原的人物造型和情感世界。他悖逆父亲宁道兴要他继承祖业经商的训示,悄悄当兵去了前线。他重情谊,重孩童之缘,一厢情愿尽力挽救地下党员、女袍哥涂姐的汉奸丈夫窦世达;也曾将捕获的拒不投降的毛庚朋友、新四军黎江团长私下里释放;直至后来看清世界潮流弃暗投明,成为共产党新社会的追随者、建设者。他桀骜不驯,却又爱憎分明,他自视清高,却能审时度势。这样一位从基层做起的国民党军官,最终选择了光明之路。也许他后来还有坎坷和波折,但在这一本书里,他已很好地完成了人物使命。他立体地出现在读者的视线里,并不完美,却真实得令人信服。
    最后还得说到碑。碑不是中国人的专利,碑是人类共有的图腾。人类文明莫不把碑作为铭志传承的首选。走遍五湖四海,各式碑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从精神堡垒到抗战胜利纪功碑再到人民解放纪念碑,展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与颠扑不灭的精神。不管你起高楼,不管你楼塌了,它都永远在,因为精神不灭!碑的精神立地冲天,凌驾于所有高贵奢华的物质之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