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女性的《革命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2-12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 佚名 参加讨论

    乍听起来,《革命之路》这部电影似乎与“革命”有关,其实恰恰相反,它跟我们所熟悉的“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故事正好背道而驰,而是一部反省美国典型的郊区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电影,就像张爱玲《自己的文章》中所说的,一个是“飞扬”的人生,一个是“安稳”的人生,《革命之路》讲的正是这所谓“安稳”的人生。
    可以说大部人的美国人都过着像《革命之路》中所描述的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安静,平和,单调,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美国电影和小说有许多讽刺和批判这类令人窒息的中产阶级生活的作品,比如《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夫?》,《冰风暴》,《美国丽人》,《兔子,快跑》等。在郊区拥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一两辆高级轿车和清新的绿草地的确是“美国梦”的一部分,人们只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就能够实现这一份梦想。平时,人们每日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后除草种花,做饭洗车,接送孩子,勤勉治家,自得其乐。可是,这幅阳光明媚的美好画面表面上虽然迷人,却遮掩不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活在其中的中产阶级古板无味和精神空虚的一面。
    曾经拍过《美国丽人》的导演山姆·门德斯看来对这类题材情有独钟,这一次请来因主演《泰坦尼克号》而成名的电影明星凯特·温丝莱特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来演绎一对生活在美国郊区的中产阶级夫妇。这部电影是基于查理德·叶芝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写于一九六一年,获得美国文学评论界很高的评价,并于一九六二年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同时被“国家图书奖”所提名。在一次采访中,查理德·叶芝谈到这部小说是针对五十年代的美国生活而写的,当时二战后,政府和媒体都极力宣传一种理想化的中产阶级的郊区生活,以求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可是,也有许多美国人质疑这种追求,认为这是背离美国建国时所拥有的最珍贵和最勇敢的革命精神传统。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四月身上就蕴含着这种“革命精神”,可是最终还是在她所居住的“革命路”上被无聊单调的日常生活所扼杀了。小说之所以题为“革命之路”,实际上是对完全丧失了革命精神的中产阶级价值观和所谓“美国梦”的反讽。
    我很喜欢《革命之路》这部电影,尤其喜欢凯特·温丝莱特所塑造的四月,这个女性形象让我重新思考女性与生存空间的问题。四月和她的丈夫弗兰克相爱不久后就结婚生子,然后搬进了康州“革命路”上的一个温馨可爱的中产阶级社区。弗兰克在纽约城里的一家公司上班,而四月做家庭主妇之余还继续追求演艺之梦。然而,两人不久就无法忍受这种周而复始的单调生活,感到人生的空虚。四月的演艺之梦很快就幻灭了,弗兰克则仍旧每天赶到城里去上班,面无表情地机械地随着上班大潮起伏,坐在办公室里两眼发直、无所事事,只是麻木地挣份工资,打发日子。夫妻关系也因为生活的单调而变得紧张,以至于弗兰克在城里与公司的同事发生了婚外恋。四月不想永远被拘禁在革命路上的这座美丽的小屋里,也不想被这种无聊单调的生活所吞没,于是她劝说弗兰克卖掉房子,一家人移居巴黎,她打算在巴黎的政府部门做秘书养家,而让弗兰克有时间来思考自己这一生到底想追求什么。弗兰克一开始非常欣赏与支持四月的这一主张,巴黎成了把他们从这种无聊生活中解脱出来的梦幻般的城市,两人为了这一新的憧憬而重新迸发青春活力,恢复到热恋状态,而他们的邻居、好友以及同事既嘲讽他们的“不切实际”的计划,可同时又极其嫉妒和羡慕他们敢于改变死气沉沉的郊区中产阶级生活的“革命精神”与勇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影片中唯一支持四月和弗兰克移居巴黎的居然是一位精神病患者。这位精神病患者是一位数学家,但他的数学天才已经被精神病院中残酷的电疗摧残掉了。这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狂人居然是四月最积极的支持者,因为他尖锐地指出中产阶级郊区生活令人窒息的真相。
    可是,弗兰克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而被上级赏识,马上就要得到提升了,四月也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样一来,弗兰克改变了去巴黎的想法,开始认同邻居和同事说他们不切实际的指责,反过来批评四月想堕胎的念头,甚至认为她也是个“疯子”。影片中唯一敢于面对真相的似乎只有四月和那位精神病数学家,而他们在众人眼里是“狂人”和“疯子”。四月得不到丈夫的支持,感到极其苦闷,即使与一直仰慕她的邻居的丈夫做爱也无法消解内心深深的寂寞与绝望,最后她趁丈夫上班的时候,自己实行堕胎,不幸大量流血,导致死亡。影片的结尾,革命路上又搬进了一对年轻夫妇,这种平凡无聊的郊区生活仍旧周而复始地进行,而弗兰克搬到了城里,在自己认为是“正常”的生活中,其实“心”已经死亡了。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让自己不被浑浑噩噩和平庸的生活所埋没,四月不惜一切,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冒险。她非常美丽,举止文雅,有独特的魅力,也很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从一开始,她就不认同这种平凡的郊区中产阶级生活,想感受着真正“活着”的状态。巴黎只是她的一个借口,是她想逃离这种如同监禁一般的人生的借口。她不算是一个好妻子,并不顺从丈夫的意志,也不能算是一个好母亲。影片中当她的女儿不停地提问时,她甚至失去了耐心,对女儿大声呵斥;而最后为了保持自己的自主性,不惜自己冒险做人工堕胎。然而,她却是一位敢于面对真理的女性,一个对生活还存有梦想的女性,一个勇敢地努力去改变现实的女性。正像查理德·叶芝所说的,四月就代表着那种不复存在的美国革命精神,那种敢于幻想,敢于拼搏,敢于改变现状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那种不能被安稳平凡的日常生活所磨灭的理想和激情。
    像四月这种试图逃离拘禁自己的生存空间的女性,总是在反抗社会规定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努力地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属于自己的空间。这类女性角色常常有些歇斯底里,在众人眼里是“不正常的”的疯子,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疯子”,才敢于面对众人都刻意回避的真相。经过六十年代美国的“性解放”运动后,四月这类女性的“革命之路”似乎平坦了许多,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开始得到社会的尊重。比如,七十年代有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叫《最完美娇妻》(The Stepford Wives),是对所谓“贤妻良母”和完美的“家庭主妇”的讽刺,到了二00四年被重新改编和拍摄,由妮可·基德曼主演。
    《最完美娇妻》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喜剧加恐怖剧,讲的是一个位于康州的富裕的上层中产阶级的社区生活。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女主角琼安娜本来是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后来因为被电视台解雇,和丈夫孩子搬到了康州这一美丽的“乌托邦”似的小区。入住后,琼安娜发现这个小区虽然非常完美,可是给人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小区中所有人的妻子都打扮得光鲜美丽,身材苗条,对丈夫异常温顺,对孩子也很有耐心,把家里布置得紧紧有序,甚至一尘不染,每个人都是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妻子”。可是,这些妻子一律都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就连所谓的读书会也只是阅读有关家庭事务的书籍。琼安娜在社区里新交往的富有个性的朋友,只有一位男同性恋和一位女作家。可是,不久这两个朋友也变得跟小区中的其他妻子一样,只会做“相夫教子”的完美妻子,说起话来就像留声机里放的带子一样,都是完美妻子的一套。原来,小区中的妻子们全部都被重新改造、重新生产过了,她们变得像机器人一样,由丈夫手里的遥控器来控制,绝对服从于丈夫的意志,连做爱时都会充分满足丈夫的愿望,大声叫道:“你是我的国王!”琼安娜的丈夫自从入住小区后,常常加入隐秘的男人活动中心,对这一完美娇妻的形象也心向往之,不过他在决定复制琼安娜的关键时刻,还是发现自己更爱真实的琼安娜,所以没有把她变成机器人,而是与她一起揭露了这个小区的阴谋。《最完美娇妻》(The Stepford Wives)在美国文化中的影响深远,甚至这几年有媒体用这个词来形容美国前总统夫人劳拉·布什,讽刺她只是一味顺从丈夫,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也有媒体用这个词来讽刺汤姆·克鲁斯的新婚妻子,顺从地屈服于丈夫所信仰的科学教以及各种各样对她的约束。
    《最完美娇妻》这部电影最早出产于七十年代,当时还是冷战时期,所以影片中的复制妻子也暗含着对共产党国家给民众“洗脑” 、控制个人思考的讽刺,不过,影片的主要内容还是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控制的。关于男女性别不平等的思考,七十年代的版本比二00四年的要尖锐得多。七十年代的《最完美娇妻》中的琼安娜最后也被丈夫变成了复制机器人,影片中那双没有灵魂、目光呆滞的眼睛显得非常恐怖,让人无法忘怀;而二00四年的版本中的丈夫则成了唯一一个没有接受完美复制娇妻的丈夫,可见二00版的影片认为男女也可以达到相互合作与和谐的一面,没有七十年代那么“革命”与激进。两个版本中对妻子们以前的职业安排也很不同,由于七十年代的女性们刚刚走上社会的工作岗位,七十年代版本中的妻子们在变成完美的全职家庭妇女之前只是做平凡的工作,不像二00四年的版本中的妻子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而且都是“工作狂”,所以二00四年版反而有一些反省妇女解放后带来的一些负面因素,比如成功女性把工作放在首要而家庭放在次要,忽视了对丈夫和孩子的照顾,在工作的巨大压力下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等等。可以说,女性的“革命之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四月那个时代的艰辛,因为女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尊重,可是“革命”之后带来的复杂面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张爱玲在上海孤岛的写作时代,是一个“飞扬”的时代,是家国存亡的时代,是小我要为大我牺牲的时代,所以那时候的她呼吁文学家要重视书写“安稳”的人生,而不能只是重视“飞扬”的人生,也就是说,不能只是写充满革命激情和理想的革命文学,还要写都市生活中的世故人情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张爱玲的这种文学观在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不过,在美国处处是“安稳”生活的语境中,查理德·叶芝反过来呼吁人们不要被平凡的生活所淹没,不要忘记美国从建国时期就流传下来的“革命精神”传统,这也一样是很有意义的。直到今日,女性的“革命之路”依然还很漫长,因为在大多数男性的眼里,“最完美娇妻”仍然是他们的梦中妻子,而四月只不过是一个不正常的“疯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