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二字组连读变调。菲尔德在《汕头方言初阶》TONES(声调)中说:“这些名称并未表达声调相对的发音,但似乎是纯粹任意的。入声的词汇往往以[hkp]或[t]为结尾。在交谈过程中,词汇的声调将会因与句子中其他单词的关系而改变,且这类变化是不确定的除了那些声调被清晰发出的重读的词汇。在八个声调中甚少出现相同的音节。”这段话,阐明了菲尔德对当时声调的认识,实际上是对连读变调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19世纪40~70年代三部美国传教士编撰的潮汕方言著作音系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就声母系统而言,这些三种方言著作均记载了18个声母,与现代潮汕方言声母系统相同。就韵母系统而言,三种方言学著作所记载的韵母数不一,璘为仁《潮州话初级教程》、菲尔德《汕头方言初阶》各87个,高德《汉英潮州方言字典》84个。其中最有价值的语料,就是为我们提供140年前潮汕方言仍保留着三套鼻音韵尾 ![]() ![]() ![]() ②《潮州话初级教程》第28页“Aunt(姑妈、姨妈)姆a um[a-m]。” ![]() ⑦《潮州话初级教程》第28页:“Nephew(外甥、侄)姪Tiět[tiat]。” ⑧《汉英潮州方言字典》第2页:“A't[at]遏To forbid(禁止);hinder(阻碍);cause to desist(导致停止);to press down(向下压)。 ⑨仅在“索引”中找到音标,正文无例字。 ⑩仅在“索引”中找到音标,正文无例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