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时间性与完整性 朱谦之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确保审美活动的时间性和完整性,其重心是推动礼乐教化传统在新时代的发展。在朱谦之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主客不分离的、前牵后挂的、流畅的且始终向前兴发着的愉悦的时间意识,这种时间意识不是物理性、空间性的点状时间,而是晕圈性的域状时间。他不仅把上述审美时间性思想运用于礼乐教化活动,而且更从礼乐教化活动何以被触发的动态时间角度,强化“礼以时为大”的偶发且必然的特征。 具体而言,朱谦之确保审美活动意向性构成完整性的思想完全基于他在《周易哲学》所阐发的时间哲学,尤其是其中的唯情论哲学。这一“真情”之“流”不仅是一个兴发着的时间性状态,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正是人生意义的进取修养的提升。正是由于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才使得“真情”呈现出兴发着的绽出状态。只有经由“时间”或者“时间性”才能通达对“情”的理解。而源出亲子之爱的“礼”及礼乐教化活动就是至真之情。就道德而言,就是良知持续性的完整与统一,自此而言,这个“真情”之“流”又是一个十足的价值评价标准,一旦在此“流”中出现了“迟钝”,那就是“恶”的产生,因而,“真情之流”又实在是教育性的、提高性的。 在朱谦之看来,如果对审美活动持一种主客分离、分立的态度,那就只能导致对审美活动原发性构成特征的曲解与破坏。可见,没有了对审美活动的自明性把握,美学作为一种知识或者学科就彻底失去了生产、生长的可能性。就他所强烈抨击的纯客观或者认识论的美学而言,他所倡言的是一种前理论化的、亲熟的原本生活状态,而且他一再强调,这一实际生活经验是当下即席发生的。他认为他所处时代所流行的只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教育,追求的是绝对客观、无时间性的科学知识,科学自身没有错,但是当把科学强行施之于主客不分离的生活领域,那就完全消解了审美活动鲜活的、兴发的、主客不分的时间视域性。朱谦之认为,科学主义使审美活动鲜活的时间视域构成变得僵化、机械、割裂,并且认为这是现代教育的弊端之一。他也不赞成西方美学尤其是西方近现代美学对于真、善、美三种价值的绝对划分,因为某一个对象可能同时具有真、善、美、信的属性与价值,而且其构成更是变化莫测的,而礼乐教化活动正是显现出多重价值,却是“一个”统整的行为或事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