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公共图书馆需有更大作为与担当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华读书报 尹卫国 参加讨论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即将迎来一家24小时图书馆,就诊患儿和家长,以及医院附近的居民,都可到这里借阅图书,同时纳入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联网馆,实行全市通借通还。(见11月1日《北京青年报》)
    据悉这是我国首家进驻医院的24小时图书馆,总阅览面积约2400平方米,藏书量达2000册,主要为经典儿童读物、亲子类读物及育儿健康知识书籍等,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计划于年底开放,东区儿童医院承诺每接诊一位病人捐出1元钱,用于“儿童健康阅读百分计划”的推广,以及与阅读有关的文化活动。
    24小时图书馆落户医疗机构,让医院有了书香气,值得点赞。医院是人群密集也是图书需求较大的公共场所,患者候诊通常时间较长,如果有适合他们的书报陪伴,显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既能打发时间,也有利于缓解或消除病人焦虑、紧张与不安情绪,让心情变得愉快和阳光起来,而目前医院里大多数患者是靠玩手机消磨等候时间。
    图书馆进医院是拓宽阅读文化受众面,进一步满足公众需求的好举措。国内24小时书店如今不再“希罕”,但24小时图书馆却是件“鲜品”,在全国可称是“寥若晨星”,许多大型公共图书馆作息时间是“早九晚五”,公众上班它开门,公众下班它打烊,有的地方虽然有24小时自助借还图书机器可供使用,但毕竟不太方便,也不适合每个读者。
    24小时书店与24小时图书馆,“经营”的虽然都是阅读文化,面对的都是读者,但有明显区别,书店以卖书为主,图书馆则提供免费阅读,绝大多数读者需要的是免费读书读报,“早九晚五”开放的图书馆显然限制了公众的阅读需求。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阅读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兴趣越来越广泛和浓厚,虽然不少读者走进图书馆只是随手翻翻书报,谈不上深读、细读,但同样是阅读,属于获取信息的泛读。公共阅读空间的图书馆应适应和满足社会阅读的变化与要求,需要在延长开放时间,丰富阅读方面多补课,下功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就公共图书馆而言,阅读产品不够丰富,图书馆发展不平衡,服务质量不够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图书馆要克服困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增强精气神和责任感,努力打造昼夜不关门的公共图书馆。另一方面,图书馆需有更大作为和更多的担当,在提升办馆品质方面开动脑筋,多做功课,做到眼睛向下,走进基层,期待有更多的24小时图书馆入住医院、车站、机场、码头、商场等有阅读需求的公共场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